第(3/3)页 司马懿笑道:“袁将军这就不懂了,在袁谭以及袁绍眼中,眼下挟持天子的正是你与张辽将军。” “只要伱与张将军上演一出苦肉计,装作被追杀逃去青州,投靠袁谭,告诉他张辽将军打算带着陛下逃回徐州的消息即可。” “而此时此刻,青州境内发现了天子的踪迹,同时徐州边境还有温公的大军陈列……袁将军觉得袁谭会不会相信?又会不会调动大军前去追杀天子?” 袁熙闻言登时脸色大变! 让他玩苦肉计投靠袁谭? 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袁熙看向刘协,有些慌张地道:“陛下,臣以为这个计策肯定行不通,袁谭定会杀了臣!” “臣为大汉立过功,臣为陛下流过血,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陛下!” 袁熙这下是真的慌了,生怕刘协会答应司马懿这个堪称荒诞的计策。 这哪里是苦肉计啊,这分明是要他去玩命啊! 刘协皱眉沉思,心中无比纠结。 司马懿的这一整个计策可谓是环环相扣,也没有多少漏洞,唯一的问题在于……要用汉献帝做诱饵去吸引袁谭。 也就是说他暂时不能杀汉献帝。 但这显然是与他的想法不符的。 汉献帝就是扎在他心里最深处的一根刺,一日不拔掉他就感到一日不舒服。 但与之相对的,是吞并青州,将冀州、徐州、青州连成一片的巨大利益,一旦成功,他从此将立于不败之地! 哪怕面对袁绍也占据上风! 所有臣子们都看着刘协,等带着他的最终决定——是选择杀了伪帝,还是用伪帝去搏一搏整个青州。 “显奕。” 过了许久,刘协看向袁熙,神色无比认真,“朕若收复青州,你若还活着,朕便加封你为车骑将军,让你独领一军。” 听闻此言,司马懿顿时面露喜色。 郭嘉、贾诩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中的赞叹之色,陛下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有魄力! 不愧是千年难遇的雄主! 至于袁熙,本来在听到刘协喊他名字时,他心中已然绝望了;可当他听到后面那句话后,绝望则瞬间转变成了惊喜! 车骑将军! 独领一军! 这八个字的含金量,只有袁熙才懂得其中的珍贵,这代表了天子对他的真正信任和认可! 也就是说,只要他完成这次任务,他就能真正成为天子的心腹,成为天子的左膀右臂! 如此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袁熙内心纠结挣扎了好一会儿,最终一咬牙,摆出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样,说道: “臣愿为陛下效死!” 他明白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 若是拒绝了他离死也不远了。 既然如此,不如就放手赌一把! 成了,便平步青云! 刘协微微点头,接着对郭嘉、贾诩下令道:“奉孝、文和,你们分别替朕拟旨给张燕还有温公。” “封张燕为平北将军,并告知他,若使袁绍入冬前无法攻克蓟县,加封安国亭侯。若能击溃贼军,斩首一万,加封安国乡侯。斩首三万,加封真定县候。” “通知温公放弃扬州,集结所有兵力,陈兵徐州边境!此番定要一战定青州,将三州之地连成一片!” “臣,遵旨!” 郭嘉、贾诩肃声领命。 刘协又看向裨将王冲,说道:“稍后朕会给你一道旨意,你带回去交给曹将军。” “此外,记得提醒曹将军,只要发现伪帝胆敢逃跑,又或者队伍被袁谭围困,无法逃离之时,立斩伪帝!” 刘协的语气中充满杀意。 他选择用汉献帝的性命去搏一搏青州,但他依然要上一道保险——不管事成事败,汉献帝都要死! 裨将王冲领命之后,孔融出列道: “陛下,臣任职北海之时,曾征招王脩王叔治为主簿。此人为人正直,深受百姓爱戴,与臣私交甚好,而今为袁谭麾下别驾。” “臣可修书一封,令王脩暗中策应。” 刘协心中大喜,史书记载,王脩曾担任魏郡太守,后官职九卿之首的太常。 此人忠义无双,抑制豪强,扶助弱小,为百姓称道。 如今又有孔融这层关系在,做内应的可能性极高。 孔融又道:“此外,臣打算秘密前往北海郡,暗中联络忠于汉室的有志之士。一旦战事开启,便起兵响应。” 刘协听罢,第一反应就是不想让孔融冒险。 但如若两军交战,孔融能召集有志之士起兵响应,的确能快速扩大战果,缩短攻占青州的时间。 沉吟片刻之后,刘协权衡了一下利弊,最终点头道:“既如此,那便劳烦爱卿了。爱卿此去青州,带上子义,以保自身周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