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抵抗指标!-《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然后,
    就听见侍卫爆喝一声:
    “有刺客。”
    砰,
    其中1名颇为壮实的士绅中弹倒下。
    他终于明白,进帅帐之前,
    这帮丘八盯着自己,不怀好意的上下打量是怎么个意思了。
    栽赃啊!
    真黑啊!
    侍卫们全副武装冲进帐内,当场控制刺客,打的血肉模糊才拖出去。
    当然,也没忘了那柄匕首。
    ……
    常德府城的官绅代表看的魂飞魄散。
    这匕首~
    刀柄古朴,刀刃微微反曲。
    典型的苗人所铸短刀!
    1名文官冷脸厉声道:
    “桃源叛逆,妄图行刺大帅!罪孽深重,当诛3族。”
    众人吓坏了,
    连忙附和,甚至愤怒的冲上去踢打血肉糊涂的桃源知县。
    大家都在积极投奔光明。
    你小子这是干嘛呢?干嘛呢?想拉着大家一起死翘翘吗。
    ……
    “好了,此事件乃桃源县密谋。尔等必然是不知的。”
    “是!是!我等忠心,日月可鉴。”
    “既然如此,就当配合大军接收城池,若是再生变故~”
    “不会,绝对不会。”
    常德知府赌咒发誓。
    咬牙切齿,亲自带队去桃源,保证大军入城轻松的拿下全县士绅。
    一桩闹剧就此结束。
    惹得吴军士兵议论纷纷,对于这等清廷忠犬无法理解。
    不过,
    这点伎俩瞒不住大人们。
    反应快的当时就猜到了,这是故意的栽赃。
    反应稍慢的,过后也隐隐猜到刺杀事件站不住脚。
    不过,
    谁能证明当时在帐内发生了什么呢,莫须有嘛。
    谁敢揭穿刺杀可能有假?
    说出口,小命立马没有。
    从正治角度来说,林淮生这样做没有问题,属于规则以内的博弈,不算掀桌子。
    ……
    湖北、湖南两支吴军终于会师了。
    轻骑兵军团校尉,兀思买献上了战俘曾小八,向林总汇报了战况,然后兴冲冲带着土尔扈特人去荆州接收战马了。
    经历了长沙城外的那场战斗,
    土尔扈特人也算是纳上了一份不大不小的投名状,不敢说绝对信任,但可以限制使用。
    步兵炮兵都可以自力更生。
    但骑兵、海军不行。
    都需要外援。
    完全自力更生的结果就是,要走弯路,要付出很多代价。
    不止是需要外援,还需要很多的金钱。
    区区5000人编制的轻骑兵军团,花费可以养3个满编步兵军团。
    海军就更离谱了。
    撒克逊海军1艘一级风帆战列舰成本造价10万英镑~
    等吴国正式组建海军之日,估计陆军要炸毛。
    ……
    赵二虎望着西边连绵的山岭。
    想起了临行前的军令:
    “湖南地形特殊,目前我军的目标是控制湖南的东部和中部。基本达到这个战略目标之后,以军力为威慑,谋取湘西。”
    对于湘西地形,
    最恰当的两个形容词应该是:千峰万岭,层峦叠嶂。
    吴军参谋本部,
    对湘西十分重视。
    感谢马忠义在赣西山区做的那些事,让吴军对于山区游击提高了警惕。
    长沙府,未遇抵抗。
    纷纷投降!
    而且是无条件投降。
    曾涤一把火烧了长沙府,把人心烧疼了,长沙士绅百姓对清廷彻底死心。
    再得知宁乡县官绅的下场。
    两边这么一比较,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
    ……
    吴军进攻湖南,计划当中必取的关键支点有岳州、常德、长沙、宝庆、永州、道州~
    这6座城池握在手里,
    可以说,整个湘东湘中就是囊中之物了。
    所以,
    林淮生特意叮嘱,这6座城池只要愿降,就必须受降。
    不授予官职,但不必苛责当地官绅。
    “报~宝庆府城拒降,枪炮齐鸣,驱赶传檄骑士。”
    “好!”
    赵二虎冷笑。
    挥手招呼:
    “派人回去送信,等主力拉着大炮过来。”
    “是。”
    “再派人去永州问问,要不要试试我军火炮犀利乎?”
    ……
    林淮生随同中路军,兜了一个大圈子。
    最终在衡州府衡山县停住了脚步,暂时将指挥部设置在县衙,会同参谋团队接收湖广战场的信息。
    湘江在县城外流过。
    水陆交通方便。
    衡山县未曾抵抗,
    不过知县是京城来的满人,见大势已去,士绅怀异心,绿营无战心,遂带着全家一起自尽了~
    士绅们没有阻拦。
    想着,
    这家伙死了可能比活着更有利,死人嘴紧。
    ……
    参谋们匆忙,进进出出,
    不断带回各路消息。
    “报,岳州府最新军报,临湘县、平江县、华容县均已实控。平江士绅心怀不轨,妄图抵抗,被我军镇压。”
    “报,茶陵州愿降。”
    “报,衡阳愿降,但衡阳参将提出要求保留麾下一半兵丁,并加入我军。”
    林淮生抬头:
    “告拒绝衡阳的要求,告诉他们,无条件投降,否则,我军不日自取。”
    对于吴廷的强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