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挂完电话,苏清苒便直接把电话打去了宁城。 彼时孙厂长和肖厂长都在周开诚的办公室,一起商量去参展的细节问题,恰好就收到了苏清苒的电话。 周开诚直接把苏清苒找到房子的事告诉了两人。 孙厂长和肖厂长立马喜出望外,“这可太好了,只要不用来回倒腾坐车,条件差一点也没关系。” 他们六个人如果住招待所的话,要开三间房间。 即便是在郊区,招待所一晚的价格也要三块钱,一天下来就是九块。 再加上提前过去布展准备,二十多天下来房费怎么也要两百多块钱。 这趟去羊城,要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六人都提前买的是硬座。 现在不光是住宿费能省下一大笔,听说租房的地方还能做饭,到时候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又能省下不少的餐费。 两人都满意极了。 周开诚也在电话里连连向苏清苒道谢,“难为你人在沪城,还惦记着家里这些人的住宿问题。 羊城那边租房不容易,你们肯定也费了不少心思才租到的吧?” 苏清苒没有和他们解释太多里面的弯弯绕绕,“主要是顾逍,他最近经常跑羊城的线路,托那边的朋友给帮忙找的。” 展会日期临近,孙厂长和肖厂长准备带队出发。 苏清苒一行六人比他们出发得更早一些,过去后还要接受统一的培训。 不同于上次在京市身居后方,这次她们可都是要冲在前面直接和外商面对面。 她们的业务水平,不光代表了身后的大学,更是华国的脸面。 除了要培训和外商的沟通技巧,还有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 还有这次展商的基本产品资料,都要提前了解熟悉。 必要时,还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提前翻译出来。 这里面就涉及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术语。 几天培训下来,大家终于渐渐有了些信心。 苏清苒和顾晓蕾、以及林小梅三人分到了一个小组,主要负责食品区这边的翻译工作。 正好,她们暑假的时候帮着食品厂做了不少前期的准备,还算比较得心应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