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拿命去拼!-《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3)页
    朱标看着自己家父皇,等着自己父皇说出他的考虑来。
    就自己父皇现在,让自己弟弟所干的这些事,是真招人恨。
    苏州杭州这里的生意,真的是不知道被多少人惦记。
    别看父皇在之前,已经处置了吴良吴祯兄弟,且李善长,胡惟庸这两人,也交了大额的罚金。
    同时,也要处罚了朝中的其余一些牵扯其中的人。
    但这些只是表面的。
    海贸的利润太大,暗中收受海商好处的,肯定不只是这些。
    这个时候,对这些海商们下如此重手。
    并且今后要彻底取缔这些海商,建立国营企业。
    不知道暗中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招人恨是必然的。
    本来藩王什么事都不做,就会天然成为,很多朝臣们攻击的对象。
    父皇给自己弟弟们分封,是实打实的分封。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更招朝臣惦记。
    如今又来这么一手,自己家四弟的日子,今后要是能好过,那才是怪事儿。
    就算是今后就蕃了,远离京师也同样不得安生。
    会有很多官员,通过各种办法去挑四弟的错。
    想要解决这个事儿,还真不好办。
    莫非……父皇是准备今后来个杀鸡儆猴。
    逮到什么攻击四弟他们的人,直接弄死。
    而后以离间天家父子之情,进行论罪?
    有了这样一个手段儿后,肯定会有很多人在这件事上噤声,消停上很多。
    越想,朱标就越觉得很有可能。
    这等事情,是自己家父皇能干出来的。
    “标儿,咱今后准备把你那些愿意到海外的弟弟们,给分封到海外去。
    在那里,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藩王,不受太多的限制。
    也能真正的施展才华,进行一番拼搏。”
    朱元璋所说出来的办法,令朱标为之一愣。
    这是一个,他之前所从来没有想过的办法。
    居然……是弄到海外?
    不是,自己父皇是怎么想的?
    居然是要弄到海外去?
    这个解决的办法,太过于出人意料了!
    父皇对四弟他们竟如此苛责,竟然要弄到海外去!
    这和流放又有什么区别?
    “父皇,这……这只怕有些不太妥当。
    四弟是您的亲儿子,是孩儿的亲弟弟。
    而且,四弟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大明。
    他付出了很多,立下了很多的功劳。
    一些事情,四弟简直是拿命在拼。
    没有奖赏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再把四弟给送到海外去?
    这和流放也没什么区别……”
    朱标一下子就着急了,忙在这里劝说朱元璋。
    “父皇,今后弟弟们该到哪里就蕃,就到哪里就蕃。
    同时,也要多给四弟一些兵马。
    四弟的能力,必然能够镇守北方,防范草原南下。
    成为我大明的一道屏障。
    今后天德伯伯百年之后,那边还要指着四弟呢!
    父皇,您不用担心四弟拥兵自重。
    更不用担心弟弟们,今后会给孩儿争权。
    这是不可能的。
    有父皇在,四弟会老老实实。
    有孩子在,这些弟弟们也同样不会乱。
    四弟会做我大明的征北大将军。
    今后雄英当了皇帝,四弟也同样会忠心耿耿,为我大明尽忠。
    四弟很是疼爱雄英,断然不可能在这些事情上胡乱作为。
    四弟他不是那样的人。
    其余弟弟们也不是这样的人。
    看着一下子就着急起来的自己家标儿,朱元璋很是满意。
    自己家标儿,对于他的这些弟弟们,那是真没得说。
    是真的关心他们。
    “标儿,你说的对,咱知道你的心情,也知道你们兄弟情深。
    你说的很对,不论是咱在还是你在,亦或者是雄英当皇帝,这些兔崽子们,都绝对不敢有什么异动。
    但是,藩王分封制度这个事儿,咱在此之前考虑确实不足。
    有些欠妥当。
    咱们这一代两代三代都没问题,有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子侄之情这些在。
    血缘关系,还有情感都很亲密。
    可是,再往后呢?
    后面的皇帝和藩王,说不定一生连面都没见过一次。
    哪里还有什么感情?
    都说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
    今后,别的皇帝登基之后,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们,肯定是心有余悸。
    削藩势在必行
    到了那个时候,可就太容易闹出乱子来了。
    一个不留神,就会令得我大明出现动荡,闹出大乱子来。
    民不聊生!
    或者是搞得如同司马家那样。
    导致大量胡人入关,霍乱我华夏,也不是不可能。
    这些无关亲情,无关别的,只在利益,在人性。
    就算是后面的一些皇帝,不想削藩。
    可也绝对会有很多大臣,跳出来不住地进行鼓动。
    再加上又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这些前车之鉴在。
    教训深刻。
    后面的那些皇帝,绝对顶不住,肯定会削藩。
    那个时候闹出来的乱子,可就太大了!
    手足相残,大明因此而陷入到战乱之中,这事是咱所不愿意看到的。
    与其把麻烦留给后人,相信后人的智慧,反倒不如咱这边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