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内侯?”小春唤道。 回过神来,眼前是两个小婢女紧张的脸,苏曜轻哼一声,雨露均沾的刮了一下两个女孩的小鼻尖: “既然你们担心的话,我且去查看一下好了” “无须忧虑,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一定会保护好你们。” 又摸了摸两个女孩的头,苏曜起身离开了房间,召集手下,隐秘的查探这个突发事件的情况。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夜之后,那个房间已是人去楼空。 只凭一个方士和儒生的描述,符合的人太多,根本无从下手。 于是,苏曜便在脑海中重新梳理了一下小春汇报的线索。 一个方士和一个儒生,在这渡口的客栈商议废帝的情况? 此二人是谁暂且不知。 但小春却带回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一是他们行动的时机 ——皇帝祭祖之时! 二则是他们要去说动一个叫王使君的人来挑头做这件事情。 按照小春所言,那两人不知从何得到了风传。 皇帝在献俘大典后有回乡祭祖的打算,于是便准备请那王使君出手,以诛宦为名,行废立之事! “回乡?” “我记得皇帝好像不是先帝的儿子?” 临时召开的小型会议上,苏曜捏着下巴,若有所思。 “没错” 卫明点头道。 他现在心情现在是激动的,废立之事,实乃天下之至不详也。 如今真是天下大乱,在这小小的客栈没想到都能听到如此秘闻。 更没想到的是,这关内侯居然对自己如此重视,让他参与进了此事的调查和决策。 在一想到昨晚他在宴席上,去拜会本家族弟——卫仲道时,那周围本家族人的不屑和讶异的眼神,他就心里就更是攥着一股劲: “今上以解渎亭侯继宗室大宝,乃冀州河间国出身。” “而那王使君,定然是指那王芬,此人乃是冀州刺史,总览军政大权,这两年的主要任务便是防止黑山匪乱和幽冀北边的叛军向南扩散。” 苏曜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么轻易就把信息都凑出来了: “若是真按他们所言,陛下要回乡祭祖,那么还真是一个发动政变的良机。” “这王芬只要以剿匪或者防御叛军的名义,提起大军,那在陛下去往河间的路上,就会出现无数机会。” 听罢后,王凌皱眉,略有困惑: “但是,就说眼下这局势,陛下真的会北巡么?” “这个条件不满足,他们的一切谋划都不过水中泡影罢了。” ——“哪里用的着如此麻烦” 吕布双手抱胸: “事涉废立谋逆,完全可以让某带兵把这些人全部扣下,挨个审上一遍,防患于未然即可!” ——“不可,万万不可” 卫明摆手拒道: “客栈中人,皆是关内侯请来的客人,只靠风闻其事,就出兵拿人严刑审讯,实在过于鲁莽。” “且如此秘闻,一夜过后,早已人去楼空,咱们便是大动干戈,怕也是于事无补。” 吕布听得啧了一声: “那便就此放过这些逆贼了?” “逆贼?” 卫明看着吕布,面色略有犹豫。 这位新任的吕骑都,卫明并不认识,但关内侯如此赏识信任,他本以为应是个像成廉或王凌那样的心腹。 但如今看来,怎地还是个大汉忠臣啊? 有人欲行废立,第一时间想的不应该是应该如何利用么? 在这里,为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大肆株连,得罪于人,纯纯是有大病。 也太忠心了吧。 但是这话他这个新人来说,就有点不合适了。 于是卫明便给王凌打了个眼色。 “卫兄所言有理” 那边王凌伸出手指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点头道: “且不说此事只是一个婢女的风闻,就算真有其事,找到了人我们又如何能够治他呢?” “当今世道,阉党祸国,朝纲不振,天下议论纷纷者不知凡几,若单只凭言论知罪,那读书人怕是大半都要进了监牢。” 吕布被这两个读书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堵得说不出话来了,最后哼了一声: “那依尔等之见,此事要如何处理啊?” “关内侯” 卫明向苏曜拱手: “依某之间,咱们记下此事便好,谋逆废立之事,涉及甚广,不可能不露马脚。 必要之时咱们只需提前禀明圣上,亦或者知会好那河间相,做好防备,则万事无忧也。” “河间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