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学的成果会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会看到女子教育的价值,观念自然会慢慢改变。” 蔡琰越说,信心就越是充足: “说到底,这社会的风气,还不都是由上位者决定的吗?” “昔年楚王好细腰,以至宫中多饿死;而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亦是夫子之名言。” “今苏君侯年轻有为,执一方权柄。” “倘若君侯真的有决心去推动女学,那风气的改变也是早晚的事情。” “而君侯所言的文工团就更是绝妙。” “它的存在给了大量女子们一个有别于女官奴婢和嫁人从夫外的第三种选择。” 蔡琰双目流转,侃侃而谈: “通过文工团的演出和宣传,我们可以将女学和君侯的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百姓中去,获得更多人的理解。” “同时,文工团也可以成为我等女学的一个展示窗口,让外界看到女学生们的才华和进步,让世人知道女子并非只能生儿育女与伺候男人。” “她们可以知圣人言,亦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国社稷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更关键的是,女子可以立功,可以受赏,可以为家族争光添彩且改善家计。” “如此,培养女儿,便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人们自然愿意送她们来女学。” ——啪啪啪! 蔡琰话音一落,苏曜便鼓掌拍了起来: “蔡姑娘果然才思敏捷,见解独到,如此一来女学,乃至文工团的事业交给你来负责,我就可以放心了。” 苏曜站起身来,走到蔡琰身边,目光温和的拱手道: “我相信,在蔡姑娘的带领下,我们的女学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天下女子再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