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平安 幸福-《戮未央》


    第(2/3)页

    一路南下不光景色的变化,更加明显的还有风土人情,其中一州一郡的地方乡音让少年很是摸不着头脑,真是应对那句“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谚语。

    但绝大多数的百姓都会说大羲的官话雅言,只是离开京师愈远百姓所言的腔调愈怪。其中让晓二记忆最深的便是一座名为隋杭郡的地方,街市当中的沽酒女操着当地的方言叫卖着,言词押韵,声音甜糯,仿佛在清唱江南特有的小调一般,让人舒心悦耳,伫立不前。

    这日众人为看一处颇为著名的清泉错过了城镇,只得寻个破败的庙宇留宿,好在有驴儿这个苦力,一切行囊炊具应有尽有。

    依然是晓二掌勺,胖子在旁指导,阿大与三儿打下手。

    此处虽然了无人烟,但却山野颇丰。

    桃花美目一路终于等来机会,对着自己的苏先生来了句“不劳不食“。

    结果堂堂的儒家贤人与当初大掌柜一般吃瘪,只得变身猎人,霍霍向树林。

    夜,众人围着篝火和衣而睡,夜里冷风吹过,炽热的火焰被其带动的不停摇曳。

    晓二裹着厚实的毛毯,蹑手蹑脚走出殿宇,坐在门口的石阶上单手托腮,仰望星空,沉思发呆。

    时而眉头轻蹙,时而轻声叹息,时而喃喃低语。

    忽然一只纤手搭在肩头,少年回头一看便道:“先生怎么还没休息?”

    苏净宜侧身坐在少年身旁,轻言道:“你不也没睡吗?看你都发呆半天了。”

    少年思量下道:“先生你说是被蒙在鼓里快乐的活着好?还是勇敢的承担责任活在痛苦中好?”

    苏净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注目观瞧着这个把自己严严实实裹在毛毯中少年。

    一路相处,对这个眼中这个伶俐聪慧,巧言善辩,举止轻浮的少年有的很大的改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