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 ——公司内, 巨大的落地窗外华灯初上,映照着简约现代的办公室。顾清放下手中的水杯,看向对面笑容可掬、姿态放得极低的出品方大老板。 这种级别的人物,在圈内获得的资源是很恐怖的。 顾清虽然用不上,但也不会平白得罪对方。 更何况, 人家态度放的极低,给出行业最顶尖的写歌价钱,还能借用大制作电影免费进行推广。 很多歌手都会趋之若鹜,算是白捡的便宜。 就拿最顶尖的词制作人方纹山来举例,他是一字‘八千块’。 比一字千金还要多了8倍。 像:《霍元甲》歌词484字,总费用约387万元。25 《青花瓷》歌词336字,总费用约269万元。 顾清这里就比较简单了,词曲包圆,一口价五百万,还不会侵占后续的版权。 单纯地财大气粗给了‘五百万’,实在没有拒绝的可能性。 “一个星期,我给你们小样。” 顾清干脆地应承下来。 又不是安排他去演,保证利益最大化就行了。 这报酬,比他跑几场烦人的商演丰厚多了。 最起码不用担心被占便宜。 至于《长城》前世的口碑,顾清心中了然。 但圈内早有共识:烂片出神曲。 他恰好知道,这部电影就藏着一首足以引爆市场的《缘分一道桥》。 让二哥借此曲翻红,横扫各大晚会,传唱度经久不衰,就是最好的证明。 “顾顶流,我们就静候佳音了!” 完成大小姐的任务,出品人松了一口气,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办公室内恢复宁静。 一周后, 顾清准时将精心制作好的歌曲小样发了过去,邮件里还特意附注了一句:‘这首歌比较适合男女对唱,若邀请二哥与谭微微老师合作,效果更佳。’ 至于片方是否采纳他的建议,他并不十分挂心,该做的已经做到。 刚结束录歌的平静日子没过两天,手机铃声再次划破宁静。 来电显示:苏有朋。 不出所料,《左耳》定档五一,一个相当不错的档期。 青春片制作周期本就短,从杀青到上映,不到半年时间,效率惊人。 电影要上映,宣传自然紧随其后。 苏有朋凭着与何老师的交情,加上片中特意安排了谢哪客串,顺利拿下了一期《快乐大本营》的录制机会。 此时的快本虽已显疲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电影宣传而言,仍是无可争议的Top1平台。 无数大牌剧组挤破头都想上去露个脸。 顾清看着行程表,有些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