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完,拱了拱手:“那在下便告辞了。” 就在陈庆之离去时,正巧遇上了龙行虎步而来的李儒。 李儒仰着脖子,以鼻孔看人,不屑地道:“你来王府做什么。” 陈庆之嘴角勾了勾,笑道:“例行公事罢了。”说完,便走了。 李儒看着陈庆之的背影,心里却总是有些隐隐不安。 他可能不知道,曾经他射向陛下的子弹,如今正中他家王爷的眉心。 ... 赵普看着前线石守信呈上来的军报,有些不悦的道:“王爷,这石守信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那满清不过是一群野人罢了,能有现如今的局势,完全是我们放任为之罢了。” “可他现在还未开战,便大肆消耗粮草,这...” 赵匡胤抬头,淡淡看了他一眼,轻声道:“你这是何意。” “前线将士是这样的,只需要全身心投入战场,听命行事,奋勇杀敌就好了,不像后勤。” “我等后勤人员,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有很多了。” 赵匡胤有些不确定地抬头看了看赵普,轻声问道:“你刚刚说什么?” 熟悉赵匡胤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他已经动了杀意了。 可赵普依旧重复着:“王爷,我刚刚,后方人员考虑的事情更多,而前线的将士们主需要听命,奋勇杀敌即可,因此在下认为....” 赵匡胤看着侃侃而谈的赵普,听着他那不过脑子的逆天发言,脸色也是越来越黑。 如果你随机问一个宋朝人,让他评选出史上最完美,最优秀,最令人怀念的帝王的话。 那么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给你说出一个名字。 本朝太祖,赵匡胤。 这种对本朝皇帝如此认同的情况,即便是在全世界古代史中都极为罕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匡胤就是终宋三百年的江山中,所有宋人心中的白月光。 毕竟,赵匡胤可是出身将门世家,成长于乱世,看惯了人间疾苦,反复厮杀。 他以军功成就藩王之位,但他绝非嗜杀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