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后,镇西王和陈墨异口同声的说道:「请求陛下发兵攻打南周。」 来了,来了,这一天终于是来了。 这是群臣此刻脑海中浮现出的念头。 有老臣站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呀,古今国内刚刚恢复生机,此事出兵,一旦战败,将会动摇国本啊,到时新政的努力,都将毁于一旦。」 这名老臣的话,得到了不少大臣附和赞同。 他们没有结党,纯粹的是为这个国家着想。 现在出兵,确实急了一些。.net 当然,他们也不是不想打。 而是想再晚两年打,等国力恢复起来了再说。 陈墨也知道再晚两年打,对楚国有利。 但也对南周有利。 到时的南周不仅彻底恢复过来了,还会露出獠牙,那个时候再开战,就是真正的硬仗了。 不过朝堂就是陈墨和镇西王说的算,之所以有老臣们这种官员存在,主要是陈墨不想把朝堂搞成自己的一言堂。 这种发展,才是对楚国有利的。 一番争论后,陈墨提出投票表决。 最后陈墨以绝对的优势,碾压那群老臣们,选择发兵。 因为要把粮食调过来要时间。 攻打的计划也要制定详细。 最终将发兵的时间,定在来年开春。 … 当然,在发兵前的这段时间,陈墨也不是光坐着,而是将火药厂的炮弹、火药什么的,伪装成货物,以商队的方式,运往楚国最南面的城市,枫叶县。 并写信发往越国,让徐烈开始制作弓箭手用的箭矢,不少于十万支箭。 并命令神机营、南镇抚司。 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的制造出足够多的火铳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