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这兵起还是不起!-《抗清》
            
            
            
                
    第(1/3)页
    谶纬一说,不能尽信,也不能不信。
    当年“十八子主神器”不就应了李自成么。
    汉代“公孙病已当立”应了汉宣帝。
    “桃李子,得天下”应了唐高祖。
    “点检做天子”应了宋太祖。
    “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应了明成祖。
    现在这个“天子分身火耳”是不是就应了耿家?
    当皇帝,是个人都想。
    可耿家真有出天子的命?
    耿继茂怀疑这个谶纬弄不好是大儿子自個编的,且他实在有点畏惧福建总督李率泰。
    此人是当年最先投降奴尔哈赤的明将李永芳之子,本名李延龄,十二岁入侍奴尔哈赤被赐如今之名。十六岁时由奴尔哈赤做主将宗室之女嫁于他做妻,然其却非无能子弟,为人有勇有谋,善于用兵,能与士卒同甘苦,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在关外时就跟随太宗皇帝屡攻明朝,入关后更是打满全场,总督的“含金量”比之其它封疆要高的多。
    台湾郑家也是在其一手主持下被迫放弃金厦退守台湾。
    福建由于台湾郑氏威胁,境内驻军相较广东、浙江要多,水陆兵马合计有八万余人,耿家能够指挥得动的不到三万,其余五万多皆听从李率泰这个总督之命。
    因此只要李率泰不肯支持耿家起兵反清,耿家起兵后就要面临李率泰的疯狂镇压,以双方兵马实力论的话,耿家不是李率泰的对手。
    故而任凭儿子精忠如何劝说,耿继茂都决定先看一看,就是看看吴三桂能打到什么程度,各地又有多少人会起兵响应吴三桂,真要声势如虹,天下响应,清廷大势已去那他耿继茂也不做孬种。
    父命难违,耿精忠无奈只得回去。
    随着吴三桂起兵造反消息传遍福州城,城中顿时人心惶惶,各种流言和小道信息充斥城中。
    有说吴三桂起兵奉的是崇祯三太子,大军誓师尽皆缟素,人人白衣白甲誓要重振明朝。
    有说那永历皇帝根本没死,当年吴三桂缢死的是个替身,这几年一直将永历藏在山中。
    说的有鼻子有眼,跟真见着永历在吴三桂军中差不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