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汇银控股银行总盘子七十亿,百分之一股份,那就是七千万股。 七千万股数量是不多,但是股价却是90多元,却花费近70多亿之巨。 按照原计划,今日汇银控股银行一致行动人需要吃进百分之二的股份,需要动用140亿庞大资金。 所以原来准备的资金,差不多一上午消耗殆尽,怎么整?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台古集团洋行一边,今日完成不了百分之二的股份。 也是,你不超过对手的持股比例,如何夺回公司控制权? 台古集团洋行总股份六十亿,百分之一股份就是六千万股,按照九十多元计算,需要60亿资金,百分之二股份需要动用120亿。 这样的烧钱速度,谁受得了? 在昨日的交易中,汇银控股银行、台古集团洋行各自花了多少钱? 无论是汇银控股银行还是台古集团洋行,那些一致行动人砸出去百亿资金。 而今天买的股票少,花钱一点都不少,如果要完成百分之二股份,还将砸进去一百多亿。 这才要命来着,每一家都将砸出去二百多亿资金! 钱砸进去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夺回控制权,倒霉催的。 操盘手那边没有钱了,咋办? 拿钱呗。 这才坏菜了,一致行动人可不是一家的事情,往外拿钱的时候少一家都不行。 这样烧钱也不是个办法,烧到什么时候才是头? 关键是,现在看不到一点希望。 所以,有人不干了。 中午休市之后,汇银控股原控股股东在吵架,台古集团洋行一致行动人也在吵架,吵成一锅粥。 所谓吵架的原因,无非是钱的问题。 有人坚持将收购战进行到底,誓死捍卫控股权。 挪威人亚瑟家族不干了,你们爱咋样咋样,没钱。 这样高的价位出钱买股票,我他妈的犯傻呀,倒不如减持股票大赚一笔。 甚至有减持股份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 刚开始的时候,心疼钱,你妹,买了这么点股份就砸进去五六十亿,太不划算了。 反过来一想,反正控制权已经丢失,何不趁着高价位之机减持股份,多划算呀。 但是,对于坚持捍卫公司控制权的人来说,这简直是背叛,是拆台。 于是,讨论出钱的事情,变成了吵架。 大股东形成的一致行动人,有福同享或许还能长久。 但是,灾难来了,那可就难说了。 ... 汇银控股和台古集团两家一致行动人,为了资金开始吵架。 至于吵成什么样,有没有吵出结果,外界无从得知。 但是,汇银控股股票以及台古集团股票,该怎么交易一点都不影响。 全天交易结束,两只股票均出现明显放量,换手率大约在百分之八九的样子。 对于热门股来说,这个换手率并不算太大。 但是,比起昨日的成交量,却超出了不少。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放出来的筹码,大部分应该是从沈度手里出来的。 沈度这种操盘,国内比较多见。 一般来说,大资金想要控盘一只股票,就必须搜集一定数量筹码。 不同规模的股票,控盘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分为低控盘、中控盘和高控盘三种。 所谓低控盘,就是指单一股票所搜集的筹码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当然也可以联合控盘,比如一只中大型股票,盘子太大,一家资金吃不了独食,只能与其他大资金协同作战,前进时,大家一起用力。 而中控盘的筹码,一般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 此时,大资金未必能完全操控股价,可以在启动拉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收集筹码,或者根据行情走势而定。 高度控盘的筹码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七十,高控盘意味着大资金完成了筹码收集,下一步就是想方设法把股价拉升至高位,而后派发。 如果大资金控盘比例超过百分之七十,恐怕就有点危险了。 这一类控盘很危险,尤其是难以制造利好消息的情况下,很容易变成死庄,出货非常困难。 道理很简单,没有活水,最终只能是一潭死水。 所以,控盘程度不是越高越好,正所谓物极必反。 但是,似沈度这般操作汇银控股、台古集团,去掉冻结的股份,算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控盘比例已经超越百分之七十,岂不很危险? 这不一样,沈度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题材,令市场进入亢奋状态。 投资者入场买入,这就是活水,整个棋盘就活了。 而且,投资者入场之时,差不多也就是沈度出货的时机,周期转变非常快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