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轰隆! 这句话比之前所有的授权加起来,都更让满桂感到震撼! 御驾亲征!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承诺! 皇帝不是要他一个人去对抗皇太极,而是要他成为自己最信任的先锋,为自己这把天子之剑磨好刀尖,随时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 这才是真正的君臣一体,共赴国难! 满桂的眼眶,彻底红了。 他这个在刀口上舔血的汉子,这个被朝廷的诏书羞辱得想要解甲归田的铁血将军,此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那种激动和感激,那种被彻底理解和托付的狂喜,像潮水一样将他彻底淹没。 他再次跪下,这一次是双膝跪地,行的是拜见君父的大礼! 满桂没有再说什么豪言壮语。 只是将那份圣旨高高举过头顶,然后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朱由检转过身,重新望向远方的西山。 风,依旧在吹。 朱由检没有立刻让满桂起身,而是走到了平台边缘的汉白玉栏杆旁。 “满桂,你镇守宣大,可知宣大之外对大明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满桂愣了一下,恭敬地答道:“回陛下,是防范蒙古诸部,使其不为建奴所用。” “你说对了一半。”朱由检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但更多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冷静,“不是防范,而是争取。不是不为建奴所用,而是为我大明所用!” 满桂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 朱由检回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过去的国策总想着修墙筑堡,将蒙古人隔绝在外。这是消极的守!朕要的是主动的攻!朕问你,蒙古人最需要什么?” “盐、铁、茶、布……”满桂不假思索地回答。 “对!”朱由检重重地点头,“这些东西,后金给不了,只有我大明能给!朕已经下旨,重开并扩大宣府互市,但这规矩要由我们来定!” 他伸出手指,仿佛在勾勒一幅宏伟的蓝图:“你要做的不是死守边墙,而是要把手伸出去!用我大明的货物,去抚、去拉。拉拢一批愿意亲近我们的,比如科尔沁和束不地部,给他们最优惠的价格,甚至赏赐官职名分;打压一批死心塌地跟着建奴的,断绝他们的贸易,让他们的人看到,跟着大明有肉吃,跟着建奴只能喝西北风!” “这……这是以商养战,分化瓦解!”满桂征战多年,瞬间便明白了这策略的精髓,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还不够。”朱由检走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充满了力量, “关宁是在正面顶住建奴的拳头,东江是捅向建奴后心的一把刀。而你,满桂,”皇帝的目光锐利,“你就是朕要楔入蒙古草原的那枚最关键的钉子!朕要你利用互市,联络所有能联络的部落,告诉他们大明的善意和实力。朕要你在建奴的侧翼,建立起一道由无数蒙古部落组成的防线!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甚至是我们的刀!” 皇帝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敲碎了满桂心中所有的屈辱与迷茫。 他原以为自己只是被发配去看守一段了无生趣的边墙,却没想到皇帝竟为他规划了一个如此宏大的舞台! 釜底抽薪的阳谋! 皇帝不仅给了他方向,甚至连具体实施的细节——互市的规矩、拉拢与打压的对象....都已谋划得清清楚楚! “去吧。”朱由检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他再次转过身去,只留给满桂一个挺拔的背影,“朕在京城,等你的捷报。” 满桂明白了皇帝话中的深意,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站起身对着那个背影深深一揖,那远比刚才任何一次行礼都来得真诚和沉重。 然后,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下平台。 来的时候,他步履沉重,心中充满了屈辱与迷茫。 离开的时候,他脚步铿锵,每一步都踏在地上,发出坚实的回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