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早已清楚高掌柜要做什么的中年文士这次没有推辞,而是大大方方的走了过去,找了一个靠路边的位子,微微颔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不过还请高大掌柜上座。” 一番客套的开场白后,徐秀才象征性的抿了一口热茶,随即将谈话内容转到了正题上,“刚刚高大掌柜是问我为啥生意一般,找没找到问题所在是吧?” 高阳一边替徐秀才把茶水斟满一边笑着点点头,顺便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徐秀才却是笑着摇摇头,“想我徐怀瑾四海为家穷游半生,这一遭也是第一次见到大乾境内居然有识字程度如此之高的地方,其结果就是让我这个只会写写画画的穷酸秀才坐蜡了,那点微不足道却赖以生存的本事在这里居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高阳点头表示理解,并示意徐秀才喝口茶润润嗓子再说。 热茶略微凉了几分,轻轻抿了一口的徐秀才由衷的夸了一句,”好茶!” 接着便好似回忆般的讲道:“一开始我对此也很是不解,即便玉门关再繁华也不过就是一座塞外边城而已,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多识文断字之人呢?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便开始往这方面琢磨,慢慢的,大概有小半年吧,我才逐渐琢磨明白一些门道儿来。” “说来听听。” 高阳很是配合的当起了捧哏。 陆童此时也来了好奇劲儿,不自觉的往前欠欠身子当起了吃瓜群众。 徐怀瑾点点头,很是认真的说道: “经我询问打听以及仔细调研后惊讶的发现,这座塞外边城内的所有住户几乎是家家经商,不管房子临不临街,反正是都有营生做,继而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那就是账房先生。” “商业的异常繁荣导致这个行业的薪资俸禄一路走高,高到小门小户根本聘用不起的地步。” “然-------无论大小商号,账目却是一丝一毫不能有差错的,这种情况下许多半路才开始经商却底蕴不足大字不识一个的小掌柜们为了能省下这笔不菲的开销,硬逼着自己开始重头学习识字、学习算术,不求精通史籍博古通今,只求能记明白自家商号的盈收即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