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东京,希望收购完富士通,能够半导体的改变现状。 只是可惜,未来锂电最强巨头的比亚迪跟宁王,两家企业都没有成立。 从现在开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在锂电池方面,都离不开索尼。 不多时,结束跟林德富的交谈。 郑耀阳仿佛才看到马芸他们,走过去,笑道:“抱歉,早上一直都在忙。” 几人急忙陪笑道:“不碍事,我们早点过来,也可以到处逛逛。” 上午关于小灵通的供应商大会,他们也有在场旁观,五十万台零配件,总价12亿多的订单抛出去。 那些名声在外的国际一线制造商,就仿佛跟疯了一样,二话不说,先自砍一刀,但还是没能竞争过内地的企业。 反观索尼拥有核心锂电技术,稳坐钓鱼台,没人跟他竞争,率先划分掉价值4亿订单。 伱方唱罢,我登场。 虽然他们没有参加,但重在参与,也拓展眼界,国际制造商也不过尔尔,为了订单,还是会放下自己的高傲。 郑耀阳邀请几人去往办公室,吩咐张启峰倒茶,同时看向陈永健:“你就是怡华集团的陈永健陈总?” 陈永健连忙点头,陪笑道:“对,郑先生,我就是小陈。” 怡和集团在香山也算一方霸主,但在郑耀阳面前就是小学生。 昨夜住的酒店,以及今早的见闻,已经彻底粉碎他本就不多的骄傲。 郑耀阳从张启峰手上,接过股份追投企划书:“你们打算追投多少?扩大规模之后,每日产能又有多少?” 陈永健急忙答道:“郑先生,我们打算追投1500万,以后每日产能最少能保持在1150台。” 当前怡和厂的产能,每日稳定在二百八十台左右,如果追投1500万,保守估计那么可以增产350%。 他们代表的怡和集团持股51%,郑耀阳持股49%,正常配资的情况,他们出资765万,郑耀阳出资735万。 郑耀阳摇头,示意张启峰递过一份资料:“每天1150台,还是太少了。” “这是我托人调查的资料,鹏城羊城,已经开始出现小霸王的山寨机。” “虽然产品的质量比不上怡和,但只要给他们时间,还是不难超过。” “怡和厂最大的问题不是产能,而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迅速铺满全国的宣传渠道。” “假如一味地扩大产能,等到超越的山寨机出现,势必会产能过剩。” 鹏城确实出现小霸王的山寨机,但没有他说得那么严重。 如果真有郑耀阳说的那么严重,未来的小霸王,也不会达到十亿年产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