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兵役之说-《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2/3)页

    不用非得官致兵部尚书,这一点,比明朝要宽松很多。

    这是为了让军士用命打仗,一旦当了个武官,有了品级,就能摆脱“军户”的帽子,以后子孙后代都是官宦之后啦!

    军户的军差包括:户出一丁赴卫当兵,是为旗军。旗军或操守,或屯种;户出一余丁随正军到营,佐助正军,供给军装;军户户下须以一丁供给在营正军;户下若无丁壮,须佥幼儿为“幼丁”,以备成丁后勾补当差。

    这也是为什么,王珺的资料一报上去,就被批准了!

    他有两个弟弟啊!

    就算他完蛋了,这不是还有候补的嘛!

    而朝廷为使军户能自备服装盘费,规定职业的军户们,耕种的田地(军田)在三顷以内者可免杂役;三顷以上者须与民户一起承担杂役;随营余丁和户下供应余丁亦可免当差;正役仍要承担。

    但这些制度在实际执行中贯彻的很彻底,这与温润以为的不同,朝廷对这种事情执行的很彻底,谁也不敢轻易地动这些底层军士们的利益。

    可同时,在社会地位上,军户亦低于一般民户。

    民户若与军户通婚势必连累自己的子女;军户丁男仅许一人为生员;民户则无限制;正军户五丁以上方许充吏,民户二丁以上即可充吏;民户有罪,往往以充军处罚,军户不许将子侄过房与人,脱免军籍。

    朝廷的兵丁征戍远方,军装盘费数目很大。

    一丁出征﹐一家以至一伍﹑一里都要受累。

    若一家佥两三丁,分当两三处军役,则更属重役。

    各级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

    朝廷已经立国一百多年了﹐军户逃亡的现象屡有发生,官府也曾多次派人勾补逃军,甚至专门设有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

    最开始的时候,当军户是占便宜,可是现在么,制度形同虚设,加上军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故而募兵渐渐成为朝廷官军的重要来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