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父女俩自诩现在腰包丰满,都一个劲地拍胸脯表示银子不是问题,都等着杜盈秋回来看见一个舒适的新家。 最后大房出了约莫五两银子,把金氏心疼得只咬牙,二房却出了整整十二两,还是古大匠口中的友人价。 这还是在木料基本靠南山上自取,人工基本靠乡亲帮衬的情况下。 摸着缩水的荷包,山二郎沉默了一瞬,小声地跟自家闺女嘀咕:“等你娘回来了,记得帮你爹我说说好话。” 虽然山桃不当家,但也知道银钱难赚的道理,小脸十分严肃点了点头,“我们把房子收拾的漂亮些,娘应该就会少在乎一点花掉的银子。” 银钱妥当了,古大匠立刻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开始动工,先上南山挑选合适的木料,加工后就可以正式动工了。 期间二柱的目光就没从那些意气风发游刃有余的木匠身上移开过,山桃转了转眼珠子,将二柱往前一推:“古大叔,我二哥熟悉南山,让他带你们去选木料吧。” 这个跟着大人一起忙前忙后,还会讲价的小姑娘古大匠早注意到了,又听孙叔说是猫儿的救命恩人,便颜色和缓了许多,点了点头算允了。 二柱自然明白这是妹妹给自己的表现机会,摸了一把山桃的头,便兴冲冲地带着古大匠的人往山上去了。 定了这些事,山桃也没闲着,被金氏抓了包,“乡亲们现在都说你是福娃,带着你们二房日子都好过了起来。跟着大娘去请乡亲帮忙。” 村里谁家建房子,木料基本都是山上砍的,工人则大都请的邻里乡亲,也不说要给工钱,只需管饭就行。 毕竟谁家都有建房子的时候,东家帮一把西家帮一把都是轮流来的,这时候大都歇着,还能做工填个肚子,都欢喜地很,不少自告奋勇的。 这时候便显出了金氏这个干练人儿来,帮忙要人,但要不了所有人,自然得挑那些力气大干活好的,但明面上却不能一口回绝别人,里头的人情世故多着呢。 这些事,金氏不便口口相授儿子,但对着山桃很多话就方便了许多,只把山桃当自家女儿看,教她如何为人处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