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一个-《大隐尘世间》
第(2/3)页
当时好多人家为了看家护院而养狗,一旦有陌生人来访的话,狗就会叫唤的特别凶,起到提醒主人的作用。而相互熟悉的邻里之间互相造访,狗是不会主动叫或者咬人的,因为已经熟悉到了狗都不认为对方是外人、陌生人之流了。
更有甚者,如我家和发小雷子家的熟悉程度。
每当我去他家玩的时候,他家的狗狗都会主动上来和我摇尾巴,我还能亲密的逗一逗它。偶尔还能帮忙看着狗狗不让它吼别的陌生人。
最担心的事情是晚上父亲去找姐姐回家。
只要是父亲去找,姐姐肯定会挨一顿毒打。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讲,当真是“一言不合”便动手,准确的说是“凡有忤逆”便动手。
家庭暴力对姐姐来说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家常便饭”。
姐姐的性格随父亲,执拗、倔强。
父亲越打她,她越反抗,而且打得越凶,反抗越激烈,最终导致她挨的打也越发严重,貌似一个无限循环。
“两天一小揍,三天一大揍”是很平常的事,周末休息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揍上两三回,让整日无聊的父亲打发一下休闲时光,丰富一下业余生活。
不言而喻,姐姐顺理成章的“光荣”继承了母亲被家暴的角色,不折不扣的成为了母亲的替代品。
有人会质疑,父亲打孩子天经地义,孩子不懂事,顺着来不就行了吗?不至于挨那么多揍吧,说的是不有点夸张?虎毒还不食子呢!
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张,父亲本就是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再加上重男轻女思想极其根深蒂固,而母亲的遭遇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姐姐除了性格淘气以外,维护母亲,更是她在懂事以后经常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女主梅湘南没有逃出安嘉和的魔掌,和他生儿育女之后,会不会就是父母和姐姐的原型呢?可能表现形式会出现一定的雷同吧!毕竟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可重复的。
母亲已经和父亲结婚十几年,早已习惯了忍让,习惯了害怕,习惯了恐惧,习惯了父亲的一切,更习惯了这个家的一切,也已经在“浴血奋战”中形成了避免挨打挨骂的应对策略、战力部署和长久战略方针。
但姐姐不一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只要发现父亲出现打骂母亲的苗头或者是欺负母亲的苗头的时候,总会“奋不顾身”的挡在前面,不客气的质问父亲:
“本来就是你的错,你凭什么骂我妈?你以为你是谁?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不讲理人?”
“喝!小兔崽子!毛都没长齐就敢挑战老子的权威,揍不死你才怪!”接着便惯例性的问候,然后对着姐姐拳打脚踢,一顿巴掌和耳光的待遇,打的手疼的时候要么找一块扫帚疙瘩,要么拿起鸡毛掸子,继续“享受”着他那一份“征服”的快感。
姐姐犹如生命力顽强的“小强”,一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姿态,嘴里还不停的反击“轰炸”:
“你打吧,使劲的打!”
“打死我才好呢!”
“使劲,再使劲,我一点都不疼!”
“打死我你还得给我偿命!”
“就算我死,也得拉个垫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