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们也是糊涂了,信了他丘聚的鬼话,不知道皇爷是天降英主,不是我们能轻视的。” “求你们告诉陛下,就说,我们知道错了,给我们一条活路吧,呜呜!” 陆永说着就呜咽哭了起来。 在一旁监刑的东厂提督秦文因而只沉声说道:“记录在案!然后呈于陛下。” …… 且说。 丘聚这里已在临清接到朱厚熜生母蒋氏。 “奴婢叩见王妃!” 丘聚向蒋氏行了大礼。 蒋氏不由得问道:“为何不称我为圣母?” 丘聚回道:“回王妃,朝中已有公议,皇爷当改认太后为圣母,改称王妃为皇叔母。” “安得以我子为他人子!” 蒋氏当场就厉声问了一句,然后流下泪来: “这是要我回京后还得跪见我儿跪见太后?” “王妃息怒!” “此乃朝廷大礼,不可不遵,还请王妃顾全大局。” 丘聚沉声回道。 蒋氏不由得止住泪,问:“我儿真这样定了?” “还没有,但朝臣们已都持此见。” 丘聚回道。 蒋氏不由得喝问丘聚:“既然礼都未定,那你这奴婢擅自作什么主!” 丘聚狰狞了一下面容:“王妃息怒,奴婢也是为皇爷考虑。” “回安陆!待礼定后,再决定进京与否。” 蒋氏这时吩咐道。 丘聚不由得大惊失色。 锦衣卫指挥使王京也大惊失色。 丘聚见此不由得忙道:“请王妃体谅皇爷的不易!” “正因为我体谅我儿,所以我才要回安陆。” 在蒋氏看来,她一妇人掀桌子,态度强势些,总比嘉靖亲自掀桌子要好。 这样。 想控制嘉靖的官员们都只会怪她这个妇人无理取闹,撒泼打滚,而不会怪嘉靖为尽孝不惜冲动地要与大臣决裂。 “王指挥使!你还愣着干嘛,还不强请王妃进京!” 丘聚这时则直接指使起王京来。 蒋氏大喝一声:“你们敢!王京,别忘了,你是我养大的,不是这个狗奴婢!” 丘聚捏紧了拳头,道:“王指挥使,你要记住,你现在是皇爷的人,而现在请王妃进京,是皇爷的谕旨。” “有旨意!锦衣卫都指挥使王京接旨!” 王京还没来得及说话,外面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解释一下,主角没有学仁宗,也没有说不杀谋逆官员,上一章根本都还没写到主角怎么处置,连主角这个角色都没在上一章出现,算不上是主角要和稀泥 但是,主角也不可能因为一些激进的护礼派文官和几个勋贵谋杀张璁,图谋不轨,而要把所有护礼派文官杀了呀? 那样的话,不就是乱杀吗? 大部分文官没有不守规矩,只是跟皇帝主张不同,皇帝真要是把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都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掉,那就是暴君文了。 一通乱杀的主角,不可能改革成功。 张璁等议礼派文官也不会赞同主角乱杀,他们是跟护礼派有不同主张,但不代表他们就支持皇帝乱杀。 其次,武勋太监也会拒绝爱乱杀的皇帝,他们也怕皇帝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他们。 最后,主角本质上是靠的当时的规则成了皇帝,不是真的靠天命,当时很多人本质上都不怎么相信天命,只是表面上提天命而已,所以皇帝要是乱来,他们只会更加乱来,这对一个需要规则的皇帝而言,不是好事。 再提一下,上一章中那些主张主角认孝宗为爹的重臣,在大势不对后,立即改变主意,很正常啊! 他们不会无脑在皇帝兵权最大后还不妥协。 再有,写他们有顾全大局的想法也很正常啊。 明朝能存续两百多年,总不能真的无名臣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