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润就看向顾璘:“事不宜迟,顾兵宪,你立即持本院关防去附件卫所调兵!” 然后。 孙润又看向贺钺:“贺巡按,你立刻去绍兴,防范海寇窜向府城!” 顾璘和贺钺皆点头而去。 浙江余姚。 虽说是阳春三月。 但余姚知县丘扬,却若在三伏天一般,正满头是汗地立在城垛上,看着城外乌泱泱的一大群海寇,且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海寇把附近村民抓来当着他的面杀掉,乃至摁在地上强暴。 同丘扬站在一起的还有锦衣卫千户朱五与百户朱七。 朱五把着刀,面似寒霜地看着这一幕,且指着这些海寇,对丘扬说:“丘知县,你看,这些海寇居然带有火炮,这说明他们不是一般的海寇。” 虽说文官与厂卫之人素来不和,而且也往往不得不互相针对。 但丘扬现在还是很感激朱五这些锦衣卫的。 因为…… 若不是这些提前着便衣而潜入余姚县的大量锦衣卫,通过每日仔细明察暗访,查缉到了行动异常的外来人,也就不会发现有海寇细作提前混入了余姚城,使得他可以及时和这些锦衣卫一起及时铲除了城内细作。 恐怕…… 现在的余姚早就为海寇攻破。 而现在。 丘扬唯一的担心就只是自己这边的兵民和锦衣卫们能不能守住余姚城。 朱五这时对他说起外面海寇的情况后,丘知县笑着点了点头,但他也因此更加担忧,说:“这么看来,这些海寇非寻常贼子,乃有官军暗中相助,否则士族大户在暗中相助!” “正是此理,他们只怕就是当地官军假扮,因为他们不少还拿的是官造腰刀。” 朱五跟着说道。 丘扬能成为余姚知县,就是因为他是王学门人。 所以,丘扬也因此颇为愤慨地说:“这事也当与他们不欲让天子兵强马壮有关,所以欲扮海寇,杀实庵公,让阳明先生早日丁忧!” “丘知县说的没错,我们必须守住余姚,即便守不住余姚,也要在今晚找机会先把实庵公送走!” 朱五说道。 丘扬颔首。 没多久,海寇就开始了第一次攻城。 不过,当这些海寇开始第一波攻城时,丘扬就发现这些来自京师的锦衣卫所持的带火绳的神铳是真的凶猛,让这些海寇吃了大亏,居然没有攻进城内,而不得不改为继续围城。 “可恶!” “这些锦衣卫秘密聚集余姚也就罢了,居然还拿出这么厉害的火器!” 在这些海寇中的一叫钱知德的生员在看见余姚城还是没被攻破后,就忍不住大骂了一句。 随后…… 他就对与自己同在船上的一海寇头子说:“闵首领,锦衣卫提前来了余姚,让我们没了内应不说,现在也让余姚的兵民在火器上反而比都指挥司的火器更厉害一层,如今看来,也就只能先派人提前回苏州,让诸公知道,我们借海寇灭王氏九族的希望已经不存在。” 闵首领颔首。 …… 京师。 在原南京吏部尚书王华请求朝廷发兵救援余姚的事在朝中不胫而走后。 礼部右侍郎顾鼎臣就在这一天秘密见了御史陶中夫: “所谋之事休矣!” “如今看来,只能上本以海寇猖獗为由,请求加强海禁!” “且言浙江多大户走私通倭,尤以谢、王、张诸士族为最!” “把海寇之患归咎于这些浙江走私大户!” “让天子知道,海寇攻余姚,皆是他们浙江大户咎由自取!” 顾鼎臣这么说后,陶中夫颔首,且于次日上朝言说了此事。 沿海大族走私是常事。 史上有记载的例子里,最有名的就是大学士谢迁家因为走私与海盗产生矛盾,而被海盗灭门。 朱厚熜这时也首次在朝堂上听到有御史弹劾谢迁、王阳明、张璁这些家族参与走私。 “陛下!” “浙江大户勾结海寇,行走私之事不说,如今又因分赃不均,导致海寇肆虐海疆,臣请派得力大臣速去海边巡视,严查走私之事,以平海患,还两浙以安宁!” 而这时,陶中夫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