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重大利好-《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3)页
老孙这话虽然不十分好听,但道理一点也不差,本来嘛,县联社肩负着支持全县城乡经济建设的重任,不可能把很多资金都贷给昌达公司一家企业,那样做无论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还是对金融机构肩负社会责任的要求,都是不合规的。
通过这几年的交往,关云天不仅跟联社副主任老常,甚至跟一把手老孙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在他们面前说话早就没有什么忌讳了。
想了想,关云天硬着头皮道:“可是扩产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听了专家们的建议后,我也做过计算,不算原有利润,仅仅达到经济规模后降低的这一块成本,也就是因成本降低而多出来的这块利润,在五到十年内,就可以连本带利回收扩产和自备电厂投入的资金。如果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大块利润从面前流失。”
老孙低头考虑了一阵,他突然抬头看着关云天,“这么大的事,光靠县联社是不现实的,云天,这两年跟农行的刘行长还有联系吗?”
“刘行长----,前年你给我引荐以后,我去他那里拜访过几次,近一年来,由于事务繁忙,就很少去拜访他了。”
“哦----,如果你想实施扩产,我建议你应该去拜访农行的刘行长。”这是老孙的建议。
“嗯,是该拜访他,你们两位领导跟我一起出面吧。”
关云天当然知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但要拜访刘行长,从礼节上应该邀请引荐人一同前往,至于他俩是否愿意跟随,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你去找老刘办事,我们就不跟随了。”老常把事情推了。
跟农行刘行长打交道,吃饭喝酒属于稀松平常,而且从那次酒局的情况看,这个老刘好像对喝酒并不是多么热衷,经过几次接触,关云天觉得老刘这人属于比较文绉的那种,据说他是七十年代推荐上的大学,不管怎么说,好歹也念过几天书。
通过事先联系,得知老刘正在单位,准备了一些见面礼,关云天直奔农行老刘的办公室。彼此已经是熟人了,几句寒暄之后,老刘亲自给关云天沏了一杯茶。
“刘行长,今天没有会议吗?但愿我没打扰到你。”知道这种单位经常开会,关云天这算是没话找话说。
“你还别说,算你赶得巧,好不容易今天没有给我安排会议,否则上班时间你见不到我。”看来,当事人也对没完没了地开会心生厌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