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回档一九七八》


    第(2/3)页

    “你自己会洗什么衣服?”

    李默听明白了,自己若是在县城读书,能隔三两个星期回来,顺便将脏衣服带回家让母亲或奶奶洗,但到了市一中,显然不可能了。

    “妈,就是瞎洗洗,真洗不干净,到学期结束,带回家,让你一下子洗。”

    “瞎洗洗,一个月后那衣服还能穿吗?”

    “妈,想一想,镇上那一个学生考到了市一中,这机会难得,难道为了洗衣服就放弃了?一个好中学,则意味着成绩更好,以后能考更好的大学。大学也有区别的,重点大学与一般的大学,不论学习环境与分配工作,都会截然不同。”

    “就让他去市一中,也要磨练磨练了,”听到这里,李广平说道。

    去了一中,确实关注会下降许多,但正是李默所需要的。

    这件事也要迅速定落了,不然县招生办的老师又要下来劝,是好看哪,还是看猴哪?至于要这种虚荣面子吗?

    李广平又问了一句:“那个出版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印成书。”

    “印书啊?”李广平哆嗦了。

    “爸,不是你想的那个书,哪些书都是有名气的书,还有许多书没有名气,即便出了也就那么一回事。我这个书若是出了,就是后面的书。”

    “原来如此。”

    “爸,也不是没有好处,多少可能有几百块钱稿费,说不定我读初中这三年开支就有了。另外高考时,可能会有些加分作用。所以这个条件看似一般,实际是一个很优厚的条件。”

    出一本作文小集子,高考会不会加分?

    很难的。

    除非这本小集子轰动全国,并且李默以后会连续出几本作文小集子,持续到高中,说不定就会加分了,甚至被直招。但那不大可能,这些作文放在高中,则没有那么惊艳了。

    让李默心动的是……一个说法。

    明年出书了,即便他这本书文字远不及原著,这个年龄依然是一个避不开的难题。现在有了这本小册子,看,我在国内小学,就出了书的,到时候则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解释。

    奶奶说:“太远了。”

    “奶奶,不远,只七十几里路,想要学习好,怎么办呢?你也不想我以后像爸一样,在泥里抠几个辛苦钱吧。”

    其实今年李家挣了不少钱,即便将所有开支扣除,还能余下一千几百块钱,即便一般城市夫妻两全部在上班,也未必能省出来一千多块,但是这个钱,来得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农村人想方设法要进城,种田太苦了,别的不说,不习惯的插半个小时的秧,那个腰就不是你的了,而且是在水田里,想趴都没办法趴。

    也不是远,而是李默太小,月份更小,是冬月二十一的生日,再过六天,能跨过阳历年,但在农村不管的,那怕是除夕生下来的,也要算一岁,隔一夜,便成了两岁的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