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老百姓们的命根子-《抗日之川军血歌》


    第(2/3)页

    不少人七嘴八舌的问,看着吃饼干的殷伟峰不住的吞着唾沫,馋的不行,这几天,他们可是天天窝窝或者炒面,嘴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日军现在的军粮和当初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当初在上海的时候,军粮里还有鱼罐头之类,但现在已经没有了。

    现在日军长途作战任务的干粮,主要是玉米窝窝为主,像殷伟峰现在吃的这种掺杂了腌肉末的饼干,只有军官身上才有了,都被集中起来,留给伤员补充营养。

    随着战争久久不能结束,日本的经济在战争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从他们的军粮变化上就能得到直接的体现。

    其实给伤员们补充营养,还有更好的法子,比如山里的野味等等,可这日军的战机一刻不停的在脑袋上转,谁又敢生火?

    一说道吃,路远耳边听到一连串的口水声。

    “你们这群混蛋,就知道吃!”

    牛疙瘩不满的呵斥,得意洋洋的道:“氨肥是肥料,不是饼干,不过这肥料用来给庄稼施肥,比粪水牛粪之类的农家肥效果好多了,能让庄稼增产五六倍呢……”

    “五六倍,那不就是一亩能打七八百斤小麦玉米?”

    “天哪,五六倍,那以后不是能天天大米白面可劲儿吃了吗……”

    一听到这话,所有人,老百姓伪军战士们齐齐惊呼,气的牛疙瘩轮圆了枪托才压了下来,毕竟,小鬼子的战机一旦发现,随时都可能丢上一发炮弹下来。

    这里的所有人,或者说这时代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以种田为生的,他们对庄稼的产量,也就格外的敏感。

    他们中的每个人,几乎从记事以来,就开始和田地庄稼打交道,一年到头辛苦忙碌,汗水流了无数,可除去给地主老财交租子和各种税赋杂役之外,剩下的粮食往往都无法养家糊口。

    之所以这样,劳役过重是一方面的因素,另外一方面,就是粮食的产量太低!

    可以说,无论是什么地方的农民,他们做梦都在盼望着粮食能增产增收。

    而现在,牛疙瘩突然告诉他们,县里的生产的氨肥能让粮食的亩产翻个七八翻,他们不乐疯了才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