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鬼国神宫-《妙手神相》
            
            
            
                
    第(2/3)页
    可以说,天下信仰,以巫为始。道教信仰,以巫为初。
    天师正一道的前身,五斗米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而创立。
    也就是说,此地,可以说是道教的启蒙之地。
    而后来,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更是会到此地,创建了属天师道的平都治。
    为了便于道教信仰的传播,张鲁的天师道更加深入的融合了当地的巫术,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教种,鬼教。
    鬼教的鬼,不是魑魅魍魉,冤魂凶灵之物。
    而是代表着一种祭祀信仰之神。所谓鬼,也是神。
    圣贤屈原的九歌中,有一篇《山鬼》,其鬼乃神。
    这与张鲁的鬼教意思是一样的,说是鬼教其实也是神教。鬼神鬼神,是鬼亦是神。
    缘来缘去,可见一斑。鬼国神宫,道教初萌。
    此地如此之特殊,也不怪张凡如此诧异。
    他一直追寻的心上人,为何会只身一人,来到此地呢?
    这让张凡想起了之前天眼整理的有关于筱灵的资料。
    在不久前从鬼国神宫发现的神秘壁画中,竟然出现了筱灵的画像。
    如此一联系,张凡更是不做他想,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鬼国神宫。
    进入渝都的第二天,他连夜坐车来到了目的地。
    丰都,这座城市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发达。此地的开发,比起苏地的百强县来说,可以说有些落后。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地保留的民俗民风,更加原汁原味。
    因为是年后,张凡正好赶上了此地的一场小型庙会,鬼节。
    大街上,花车成群,上面全是用纸札成的一些鬼神的形象。玉帝,王母,仙女,鬼怪。
    这场极具地方特色的庙会,让张凡感触很深。
    这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能保留到现在,十分不易。
    人们希望用这种对于鬼神的敬畏之情,来换得来年的风调雨顺。
    大街上,小孩儿们带着一些外形可怕的鬼怪面具,却是阵阵欢声笑语。
    显然,此地的人们,不怕鬼神。他们对于鬼神更多的,也是一种尊敬。
    不管这是不是封建迷信,但这种信仰是难能可贵的。
    因为信仰,因为传承,这里的人们虽然过得没有外界的那么繁花似锦,但是却其乐融融,这才是张凡所向往的生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