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值得尊重的对手-《苏联英雄》
第(2/3)页
除了“俾斯麦”号。换成“大和”、“苏联”、“衣阿华”,挨上700多发大口径炮弹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这次北方舰队只命中了对手几十发炮弹就让“俾斯麦”号舱面基本毁坏,这运气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摩尔曼斯克的电台截获了“俾斯麦”号在命令其它军舰撤退后向柏林发出的电报,用的是明码!而根据战斗时间测算,那是在失去动力后林德曼发出的绝命电:“我们将战至最后一弹!”
德国人做到了----靠近发射鱼雷地驱逐舰军官们甚至通过望远镜看到:“俾斯麦”号在完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舰员们没有理会己方发出的明确灯光信号、没有忙着跳海逃生,而是在战舰燃烧着的左舷。醉露书院用人力搬运沉重的150毫米炮弹,并用人力在操纵唯一一门还能用的150毫米副炮!就是鱼雷航迹成排地靠近战舰时,水兵们仍然想方设法在操纵那门已经打不准的副炮,没有人退缩!因为那面第三帝国的海军军旗还在“俾斯麦”号的桅杆上飘扬!
正是对手的顽强引起了红海军的共鸣,库兹涅佐夫冒着犯大错的风险下达了那条“20分钟令”,而求援德国水兵的就是那两艘给“俾斯麦”号最后一击地驱逐舰----红海军水兵们将自己的衣服送给那些冻得瑟瑟发抖地德国水兵换上。舰长们还下令给德国人送上食物和只有节日才能动用的伏特加。
这大概是红海军唯一一次可能出现的“优待德国俘虏”的事,因为“俾斯麦”号的水兵们赢得了红海军战士们地尊重。
斯大林问林俊对于库兹涅佐夫“20分钟令”地想法,林俊回答:“海军有自己的传统,顽强地对手有时候尊重一下也没有问题,还可以搞点宣传,我想库兹涅佐夫的军官们会想到的。还有,斯大林同志,这次俘获的德国水兵可以给他们战俘的资格。做个宣传的样板,免得西方世界胡编瞎造。我们有时候还是很讲人道主义的。”
老爷子就知道自己这个副手“贼”。“就让海军监狱收押,海军的那套东西就让海军去处理,不用交给内务部了。”
“是,斯大林同志。”
成批俘虏的战俘最后基本都交由内务部直属部队管辖的劳改营(当然“没送到的”不算。),林俊可知道进了那里。如果还能活着出来就是祖上坟头冒青烟了!交给海军监狱系统看押管理。那些“俾斯麦”号的水兵们至少大部分能活下来。
纳粹是极度凶残的,但那些水兵中应该还有很多没有成为十足的纳粹。这和党卫军不一样。再说将来打垮了法西斯还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德国,留一些战俘有用,当然纳粹嘛----就没有必要留在这个世界上了。
“285人,已经比118人多了。沙霍恩斯特”号在重敌围攻之下,舰长贝尔也向希特勒发出了和“俾斯麦”号沉没前一样的电报:我们将战至最后一弹!舰员们也是在电力、液压系统全毁的情况下冒着弹片在甲板上人力搬运炮弹。“提尔皮茨”号彻底被炸毁在挪威特林根峡湾时,1000多名德军官兵因为战舰倾覆而被闷死在舱内,很久很久之后外面还能听到他们沙哑地唱者德国国歌……”
林俊对于德国陆军和空军似乎有着咬牙切齿的仇恨,但对德国海军就是无法形成对党卫军那样的极端仇视,当然这样的危险想法绝对不能表露出来。
“大概是上辈子看的西方式的史料解说太多了。”这一切只能自己想想,也许当自己哪天看到德国海军的战争暴行后,才会不用曾经被灌输了太多的西方式思维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