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酒酣耳热-《道友记》


    第(2/3)页

    回到衡水,先来蒋辽家里,是因为他想尽早商定一些事情。

    比如数日之后,前往郢都的行程;比如,怎样跳出宗门的围捕,比如青衣试上怎么选择。

    秋风渐起的夜里,徐风蒋辽二人,说了许多,畅谈着两年来,各种的奇遇;天下修行的形势;重要的是对眼下的打算,以及将来的期望。

    说扫高兴处,击坛而歌,手舞足蹈。酒酣耳热之际,大有痛饮三千杯,慨然天下轻的气势。

    徐风夹起鲜嫩的羊肉,沾了沾碟子里的油烫辣子,说道:“酒肉,酒肉。酒和肉一起吃,才过瘾!”

    “这羊肉,和当年学堂里的,一个味道。”蒋辽笑道。

    蒋辽一句话,就让徐风回忆起当年在学堂厨房里相遇的有趣场景。

    “都说你蒋辽面相忠厚老实,可我知道,你……你也是取巧的人……”徐风笑道。

    蒋辽无语,回忆起吃不饱的学堂岁月,只有端起酒碗猛干一口。

    徐风蒋辽都喝的差不多了。王翠花打横坐着,一边看两兄弟吃酒,偶尔陪着喝上两杯,面色红晕,眼睛越喝越亮,却没有显出半点醉意。

    “现在已是七月,学堂要汇总上报参加青衣试的名单了,你有什么想法?”徐风问道。

    “想法!”蒋辽灌了一口酒,说道:“从第一天起,我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从军,如果顺利通过青衣试,我会选择天策府。”

    蒋辽,蒋辽父亲,自始至终都是这个想法。蒋家要出一个为国征战的大将军。

    这很符合一般夏国子民,特别是贫民的想法,学成武艺,货于帝王,同时荣华富贵,光耀门楣。

    历年来,通过青衣试只有三种选择:忠义堂,天策府,太虚宫。

    忠义堂录取的,都是舞文弄墨,出谋划策的文臣能吏。

    天策府出来的,却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将士。

    穷苦人,根本没有条件通读史书,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去买笔墨纸砚,吟诗作赋以附庸风雅。

    况且帝国子民都知道的丑闻——忠义堂是需要拿银子开路的。被录取者清一色都是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的公子,以及地方上的士绅名流,很少有穷苦弟子能够走进去。

    这就是大部分穷苦弟子选择天策府的原因。

    而第三条路径,最为艰难。

    中土大陆,亿万子民,四州七十二郡,无数青年才俊参加青衣试,能够进入太虚宫的,只是个位数。如果按照往年惯例,整个帝国,录取六人。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太虚宫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