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魏国公的病-《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身边的人立即会意,去召见徐辉祖了。

    不过一会儿功夫,徐辉祖就到了。

    朱允炆说道:「彰德府的战事,你可知晓?」

    徐辉祖说道:「臣已经有所耳闻。」

    朱允炆说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徐辉祖自然有很多想法,徐达对徐辉祖寄以厚望,其实徐达对徐辉祖的培养,也是有矛盾的地方在,徐达一方面希望儿孙能够太平度日,三代为将,兵家不幸。徐达不喜欢他的儿子依然带兵打仗。另外一方面,徐达对培养徐辉祖兵法,一点也没有藏私,别人家很难知道的东西,徐达对儿子毫无保留。将几十年征战的经验,

    对战事的思考,倾囊而出,只怕徐辉祖不能理解,不怕徐辉祖学习得太多。

    这也是大多少父母的心态。

    一方面想让儿孙安安分分,理智地认为,他儿子这一辈子大概是难以超过自己的成就,安分守己,守住家业,是最大的期盼了。

    另外一方面,又对儿子有不切实际的期盼,希望儿子能有所长进。

    更是想将自己一辈子的本事传承下来,而这个传承人除却儿子,还能是别人不成?

    徐辉祖自然是想带兵打仗,对以往的战事都研究得很透彻,更不要说正在发生的战事,更是十分关注,有不解的地方,更是去找父亲解读。

    他自然对彰德府的战事有很多想法,觉得盛庸各方面有问题,金生玉更是没有将自己手中的优势发挥出来云云。

    只是,他到底是徐达的儿子,该有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

    比如,他知道皇帝在军事上就是一个白痴。这个评价不是他给的,而是徐达私下说的。

    也只有徐达才毫不在乎朱允炆的皇帝权威。

    徐辉祖是不敢的。

    徐辉祖知道皇帝叫他过来,根本不是为了说彰德战役的事情,或者说,绝不仅仅是为了这一件事情。

    徐辉祖长了一个心眼,说道:「前线战事不明,臣等不敢妄言,恐伤前线将士之心。」

    朱允炆一听,深深看了徐辉祖一眼,心中暗道:「徐辉祖到底是魏国公世子。」

    但是徐辉祖以为这样就能解套了。

    朱允炆叹息一声,说道:「的确。战事不明,朕心甚忧,前线战报各种情况纷纭,朕也不明白,谁是谁非,难道前线将士有负于国家者?或者朕有什么不德之处,令前线将士不肯尽心尽力?徐卿,可愿意代朕走一趟彰德,为朕探明究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