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送别诗-《大夏读书人》
            
            
            
                
    第(2/3)页
    来相送的儒生集体看呆了,看着那登船的身影感觉到头皮发麻!
    他们的脑海不断回荡着那最后的词句,声势震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词,绝对能成为儒家名篇!
    那登船的一些人也都停下了挥舞离别的手,他们很多都不是儒家读书人,但心中却是不由自主的滋生出一股凄切之意。
    因为李星云所作的半阙词,竟与此时此景完美相合!
    「临别作词!」
    每个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那登船的少年。
    不多时,那声势变得忧愁无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轰隆!!
    李星云头顶三尺才气霎时间凝聚。
    「词成三尺才气!鸣州级!」
    千里烟波自江面上升起,浩渺无比,傍晚的云雾也开始笼罩着天空,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岸边的人们全都在发呆。
    自古以来,人们最难舍离别的情绪,人族多愁善感,多情之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
    而今清秋开始变得凄冷,有多少人离开亲朋好友能笑着离开?
    已经登船的一些人,在听闻那突如其来的鸣州词后,心中愈发紧切起来,他们内心的愁绪愈发浓烈。
    此刻恨不得直接下船不走了。
    那种凄切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直击人的灵魂。
    「他是谁?」有人在心中发问。
    「好厉害的人,好清冷、凄切的词,可深入人心,是极深刻的感悟。」
    「那人好像是滕王与众多儒家书院的学子相送的,他什么来历?」
    「....」
    片刻之后,岸边的儒生们醒悟过来。
    他们眼中露出疯狂的敬佩目光,一个个都在高呼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