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嬴城抬了抬手,示意冯世杰坐下来,笑道:“其实,你们都错了!” 冯世杰不解的看向嬴城。 嬴城道:“在大秦,无论将士还是官员,俸禄从一斗到两千石都是粟米,稻米。” “这些俸禄,且不论够不够一家之用。” “但是你们是否想过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的俸禄,下发下去之后,有多少会回流向大秦?” 冯世杰听的稀里湖涂的,便不解的问道:“回流向大秦?” 嬴城笑道:“就你来说,八百石内史,朝廷给你的俸禄,你是怎么处理的?” 冯世杰想了想,回道:“下官家用五六成,剩下的便储存七成,卖出三成,因为下官已经在内史的位置上经年久月,也算是家有浮于,也会卖出一部分陈粮。” “当然,家中的田产也有产出,在关中各地,都有粮店卖粮,这些事物都是交给族兄处理,下官只领属于我的一份钱。” 嬴城点了点头笑道:“是啊,冯氏可以说是显赫名门了,尚且如此,其他官员呢,甚至那些刚刚上任的官员呢?” “而那些普通百姓呢,不是在屯粮,就是在屯粮的路上,家家都希望自己的米缸充盈,恨不得能拥有过十年之粮!” “所以一直以来,除了如你冯氏这般富粮家中的显赫名门在卖粮,其余人,一直在屯粮!” “这本应该粮价飞涨,但粮价却又在朝廷的强制规定下不得增长。” “屯粮还在屯,粮价却又无法提升,导致的后果便是……没钱!” 冯世杰似有所悟,却又无所悟的摇头道:“那也是百姓太穷了啊,万民缴纳的赋税,够过冬撑到夏末,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嬴城笑道:“这个杜老五,家里已经很富有了,但还是为了赚钱,不惜自带干粮,冒着白跑一趟的风险尾随而来。” “你不认为,将此归结在杜老五勤恳务实,是很不合理的事情吗?” 冯世杰眉头深锁的沉思,也没有想明白嬴城所说的摇头。 嬴城笑吟吟的道:“钱币的出现,是为了更稳定和平等的交易。” “然而现在的大秦,包括如你这般想法的官员,多如牛毛,已经将粮食和钱币同等,甚至逐渐走向了要用粮食替换钱币的地步了。” “很多东西都是在用粮食来代替交易,而不是钱币,那钱币的意义在何处?” “粮食换钱,钱再换其他物品。” “然而屯粮问题根深蒂固在每一个人身上,粮食不去还钱,就没有钱去换其他物品。” “所以大家都没有钱咯!” “只有官府,造钱的匠作房可以不断的造钱,你又不可能给大家发钱,只能通过官商、官方手工作坊这些,来促进民生。” “手工业发达,其商品却又始终无法流通起来。” “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又让朝廷承担了下来,怎么说,就是官府置办的工坊所制造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无法回本,作为置办的官府,就要承担巨大成本的后果。” 冯世杰越听越湖涂的摇头道:“下官愚昧,还是没有明白大律令所说何意!” 嬴城顿了顿,认真的道:“如果将粮食换做钱呢,你八百石的俸禄全部换成铜钱给你,杜老五一家所有的抚恤和补贴,全部换成铜钱,会如何?” “你就需要用钱来买粮,杜老五也需要用钱来买粮,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花掉!” “而对于卖了你粮食的人,也只是拿了钱币,其同样需要迅速的花掉这笔钱币用来买其他东西或者粮食。” “如此往复,钱币就流通了起来,流通起来,商品也就流通起来了,手工业也就能维持盈利,官府的钱就没有打水漂。” “朝廷印发的钱币,只有在百姓之中流通起来,才能算是真正的钱币。” “一枚铜钱,在极短的时间内经手的人数量越多,就越能证明人人有钱。” “粮食不能货币,因为这就意味着天下每一个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我秦国印钱币的官方作坊。” “只有用钱来购买粮食,钱币才是钱币,如果用粮食换成钱再换其他,其实粮食已经成为钱币了。” 嬴城顿了顿,一点点揉碎的继续说道:“而想要让所有人富余起来,是需要发钱的,大量的发钱!” “给所有为官府办差的所有人,发钱币!” “就如同这五十钱,你将五十钱替百姓换成了粮食散发下去,粮食变成了米缸里的米。” “但你发给这些人五十钱,这五十钱放在他们家里就是一堆不能吃的铜,他们必须要花出去,买粮食,买其他商品。” “如这卖粮食的人是勋贵世家,如你冯家,很多很多的铜钱要来干嘛,就要花出去,花去买粮食或者其他商品。” “而商品,又是朝廷开的,这笔钱便又回流了朝廷的手中,这其中所产生的商税,也回流到了朝廷的手中。” “就这么,转手,转手……在一直转手之中,慢慢的朝廷将当初发下去的钱币全部回收了回来。” “那么,朝廷就继续发,反反复复的发,这其中既富裕了所有经手这笔钱的人,也一次次的收回这些钱继续发。” 渐渐的。 冯世杰眼神缥缈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奇怪的场景。 那是一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场景。 “对于很多人家来说,粮食用来存的,所以不管朝廷发下去多少粮食,百姓就能将多少粮食存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