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春耕结束之后。 才是真正万事蓬勃之时。 “下官明白了!”得到嬴城准确的回答,冯风深深一拜回到了坐席。 而迅速的。 蓝田县府中的又一名官员起身,道:“下官蓝田县河丞郑方。” “蓝田县虽然不是水网遍布之地,但也是七水一河,其中各处水渠都需要修缮,且要对对渠头进行加固,以防备天降暴雨。” “以往均是由下官在春耕结束之后,征发各处乡民修缮水渠,但是,徭役之事如今废除,这水渠之事,该以何种方式修缮。” “这其中,各类水渠分为大渠,中渠,小渠,田渠。” “往年,一固河堤,对可能会发生决堤之处进行加固。” “大渠为共用渠,主要有两处,河水闸口和山水大渠,为各乡共用。” “中渠是分乡渠,从大渠引水而下,水流分流各乡。” “小渠分里,流向各里。” “田渠分地,流向各个田地。” 嬴城点了点头,不假思索的就回道:“这部分权力回归乡里,田渠乡里自理,县中只负责大渠河道之事和监督管理乡里自理田渠。” “大渠河道县府以招工的方式修缮,乡田渠由乡主组织乡民自发修缮,县中只需要做好督促工作即可,如果乡里对田渠置之不理,问责乡主里正。” 嬴城话音未落,一个乡主就忍不住的站出来问道:“那,敢问监国,乡里自理没有乡民没有工钱,诸如县府给我们点钱粮用来修缮?” 面对不告而问的乡主,嬴城并不知晓这是蓝田县哪个乡的乡主,不过,他还是回道:“朝廷已经近乎将乡里内所有的土地都归属于乡集体之下了。” “最大程度的在进行乡里自理,包括钱粮之事,而修缮乡田渠更应该是乡民自发的行为,如果让朝廷来督促,那只能说明,乡民自己都放弃了自己吃饱饭的机会,又能让朝廷督促什么?” “乡主不去组织,里正不去组织,乡民不愿意去修渠,那继续穷着便是了。” “当然,若是遇到发大水,干旱,地龙翻身这样的不可抗衡的灾害,朝廷自然不会放弃乡里,一里有难,八乡支援,一乡有难,八县支援,朝廷自不会放弃。” 正说着,一个不知道是里正还是乡主的官员起身道:“那,下官有个疑惑,那倘若是我们天明里比天山乡还要富足呢,那我们天明里是不是也能变成天明乡。” 嬴城疑惑的瞅着这个自信的里正,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自信,便道:“天山乡也是里,只不过是乡府所在,户数略多,但各乡里既然自理,富足便是富足,乡主不可以见一里富足而抽取一里血液来富足其他里。” “如果一里之地在里正的治理下富足,里正自然会得到荣升,去治理其他里,或者荣升为亭长,来富足一亭之地,若有能力,荣升为乡主,县令,也未尝不可。” “至于里变乡,这是没有可能的。” “而这只有一种情况,天山乡不适合成为乡府所在,天山乡乡府从天山乡迁至天明里,但依旧为天山乡,并不因此而更名或改变。” 闻言,里正捋着胡子满意的又回到坐席做了下来。 却是又一个白胡子老头站出来问道:“下官便是天山乡三老,下官有疑惑。” “这里学府,亭学府,乡学府,县学府这些,究竟何意,难道果真如公文所言,一乡之内,所有的孩童都能够读书认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