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倘若朝廷接受淳于越的谏言陈书,就骊邑县县丞方怀对专项拨款处置方式进行修正。 那么接下来。 就会有更多的乡里宣传员,通过宣传司内部递上来谏言陈书,陈述郡县乡里对朝廷政令执行的不妥之处。 那么,朝廷是受理还是不受理。 不受理,便是要眼看着郡县歪曲朝廷政令。 受理,宣传司便会形成稳固的监督郡县乡执行政令之权。 嬴城沉思。 这一点,的确是他当初成立宣传司忽视掉的问题。 真的没想到,宣传司内的高人竟然见缝插针,在极其复杂的朝堂结构之中,找到了这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末将老了么,还是说现在的大秦人才济济,说真的,末将是真的没想到,竟然有人能想到此种以小博大壮举。” 王贲忍不住的感慨道:“说真的,若此事是一腔热血还好,可倘若是存心算计,那这谋划之人就着实惊人,这样的人,竟然隐藏在宣传司内,着实屈才了。” “若有可能,末将倒是真想见见此人。” 冯去疾笑了笑,对王贲的感慨嗤之以鼻,呵呵道:“人家是志在必得啊!” “王将军切莫小觑了这天下英才啊,天下之大,人才是从来都缺,就要看如何用了。” “淳于越递上来谏言陈书。” “可那张良三人,却返回马台里,本身宣传员有宣传朝廷政令之责,人家开始对马台里乡民详细的解读朝廷政令,专项拨款具体要做什么,地缘为政究竟是什么意思?” “方怀将专项拨款购买钱粮分给乡里,究竟是好还是坏,人家给马台里的乡里们解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尤其是,东乡县拿到专项拨款之后,已经开始对渭水动工,要将东乡变成转运之地,并开设十几个大型砖场。” “如此对比之下,即便是马台里乡里百姓们再愚昧,也架不住宣传员的反复宣传。” “如果老夫所料不差的话,若是朝廷驳斥谏言陈书,接下来,万言书就带着骊邑县百姓们诚恳的富贵之心就来了。” “届时,朝廷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这天下数不尽的阴谋诡计,只要能管中窥豹,便能瓦解掉阴谋,但唯独,阳谋之策是最难招架的。” 沉默! 即便是一向洞察人心的李斯,也在此时沉默了下来。 朝政这一块他并不负责。 全程。 张良三人没有做出任何违法之处,尤其是在自下而上的程序上,可以说是无懈可击,此事根本涉及不到律法层次,即便是行政法,也无法对三人行径进行判罪。 尤其是郡宣传使霍洪弹劾文书递到淳于越手中之后,淳于越将弹劾文书转为谏言陈书。 这挑不出半点毛病。 弹劾文书只要不出宣传司,就不能定性为以下犯上。 而到了淳于越那儿,人家本身就有权力弹劾包括郡,司署官员权力,只要淳于越自己起草弹劾文书弹劾内史郡郡守冯世杰处政不力,疏于督促,严重给来个渎职,尸位素餐,也可以涉及到骊邑县执政不妥。 但淳于越选择了更为稳妥的谏言陈书,这一步步,无懈可击。 “老夫更加倾向于,这是一场阳谋之策,有人算好了方怀,冯世杰在劝说之后所有的反应。”李斯沉声道:“而后步步为营,看似一腔热血为秦国,实则图谋这至关重要的郡县内的监督政令之权。” “而且!” “老夫必须要怀疑,这是宣传司内,儒,法,农三方达成的一致结果,而不是单纯儒生所为。” “农法二家人数庞大,人员复杂,分去宣传司的人,即便是不加入儒家,却也要为自己争权!” “此事,也是老夫疏忽了!” “此时醒悟过来,却已经迟了!” 李斯可谓是幡然醒悟过来。 一向算计人心的他,此次是真的忽视了。 当初他大笔一挥,从法家弟子当中选出来了三万人进入宣传司制衡儒生,但是,人心各异,这些法家弟子也不甘人后,在五年同位同职轮守制实行后,这些人可能再无出头之日。 而这,便可能是法家弟子参与进去的重要原因。 身在官场。 若无上升之心,与世无争,还不如不入官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