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平静。 异常的平静。 自从得知始皇帝遇刺昏迷的消息之后,这几日他辗转反侧,寝食难安,变得异常的焦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 甚至于,他想过很多种在始皇帝暴毙之后,大秦的命运。 可此时。 真正站在这位华夏大一统开端的帝王面前。 不知道为什么。 他却变得异常的平静。 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心情难复。 他不知晓这样的心境又是什么时候转变的。 或许是,因为他知晓,从现在开始,他所能依靠的,只剩下他自己。 那位老爹,大秦长公子扶苏绝非良主,长公子扶苏看似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内和李斯在朝堂之上硬刚,但从始皇帝近十年的考察都没有立扶苏为太子。 【鉴于大环境如此, 全都是因为,扶苏性格本质上,是懦弱,是一种倔强的懦弱。 一旦让长公子扶苏继承皇位,皇权将受到前所未有的碾压。 仁德的君子当不了皇帝。 而一旦扶苏登基,他所推行的新政将受到皇权的弹压。 这是他所犹豫不决的。 也或许是。 从李斯话里话外要让他继承大秦皇位开始的。 李斯的意思非常的明确,倘若始皇帝驾崩,李斯愿意携法家全力支持他登临帝位。 固然。 他身负监国之位,顺势登基也可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是。 李斯明白,他也明白一点。 皇权传承自此将会乱象丛生。 究竟是嫡长子继承还是能者居之。 嫡长子继承是可以稳固皇权以及稳固朝堂的,如始皇帝暴毙而亡,若是有皇后,不管文武大臣,均不会多说什么,顺位让嫡长子继承皇位即可。 可倘若能者居之,今日他可以越俎代庖,继承大秦皇位。 他日。 他的子孙们,也会有能人出现不满于皇帝,尤其是皇位更替阶段,必将乱象丛生。 这是他所犹豫的。 而他也明白。 接下来大秦真正的危机并不是乱象丛生的天下。 而是皇位继承者的争夺。 此将直接影响到秦国的兴亡。 后世他曾见过一条有意思的论述。 秦国并非亡于六国,也并非亡于耕战制度,更非亡于酷法,更非亡于胡亥,包括贵族,百姓等等。 也就是他现在所作出的所有的改变,都不是秦国真正灭亡的原因。 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始皇帝死了。 这样的论述半信半疑。 因为他的确看到了秦国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矛盾。 可是。 现在他似乎有点懂了。 太尉府之内,若非他有监国之权,没有始皇帝的调令,他甚至于无法调动秦国任何兵力,而即便是他身负监国之权,秦国最强大的两个军事集团军,南征军和长城军,他也无法调动。 长城军,三十万精锐,半骑半卒无水军,乃是秦国真正意义的灭六国老兵。 南征军,数十万精锐,但其刑徒军却有近四十万,那是一群真正的亡命之徒。 此二军,占据大秦军事一半。 可是。 扶苏无法调动。 胡亥更是无稽之谈。 即便后来的赵高身任丞相,也无法调动。 没有军事力量,就无法弹压六国故地,无法镇压举兵谋反,而这便进入了恶性循环。 或者说。 自始皇帝死后,本应该镇压各地反秦人士的大秦军队们,坐视不管,任由各地生乱,叛军四起,乃至于加入反叛大军,导致胡亥只能赶鸭子上架,让阿房宫始皇陵的刑徒来抵挡项羽和刘邦的进攻。 这个问题他考虑过,但并不彻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