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一轮炮击,整整持续一刻钟。 停止之后,一艘小船行驶而来,英方使者登上岸,朝着清军高呼道:“限你们六日之内,立刻派遣使者前来交涉,否则后果自负。” 喊完之后,使者退回到舰队之内。 然后,清军的一名官员飞快地朝着直隶总督府衙门狂奔。 “总督大人,洋人派来使者,说六日之内必须派出使者谈判,否则后果自负。” 直隶总督谭廷襄道:“它们在白河的战舰,退出去了没有?” “还没有退走,但正在退走。” 直隶总督谭廷襄道:“快,六百里加急进京,汇报朝廷,让赶紧拿一个方案出来。” 历史惯性果然强大,联合舰队炮击之后,英方如同历史上向清廷提出了六日期限。 这也正是苏曳最需要的。 因为他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据历史轨迹布局,谋求利益最大化。 ……………………………………………… 半日之后! 朝廷就受到了直隶总督府的六百里加急。 洋夷舰队炮轰大沽口。 甚至有几艘战舰,进入白河,炮轰天津城郊。 洋夷发出最后通牒,六日之内,必须派员谈判。 听到这个消息后,朝廷震惊之后,反而窃喜。 因为英方此举,暴露出了企图。 在琢磨人心之上,清廷是一流的。 朝会之上,杜翰道:“皇上,洋夷说六日之内,必须派员谈判,这就证明他们不想打,一心是想要谈判的。” 肃顺道:“正是这个道理,他们万里迢迢而来,劳师远征,耗资颇大,所以也是一心想要谈判。” 桂良道:“如此一来,臣觉得是要谈判,但不能就这样谈。” 皇帝道:“那要如何谈?” 他此时心中,确实牢记苏曳的那句话,按照朝廷的底线,换谁去谈都可以。 桂良道:“就算要谈,也要表现出我大清的国威和英勇气概,边打边谈。” 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道:“是这个道理,能战方才能言和,就算要谈,也要先打一场。” 皇帝非常犹豫,因为在广州败得太惨了,他怕万一激怒了洋夷,会遭遇同样的惨败。 桂良道:“皇上,广州是广州,天津是天津,不可同日而语。广州叶名琛组织的军队,全部都是地方团练和民勇。而天津的军队,拱卫京城已久,更加精锐。” 僧格林沁道:“皇上,天津的部队,这些年经历大战许多,先是跟过臣剿灭过林凤祥。之后又跟着桂良大人南下剿捻,更别说新军是在天津练成的。” “如果洋夷就这么开了几炮把我们吓倒了,接下来的谈判会为所欲为。何桂清去广州谈判为何不成,就是因为叶名琛在广州败得太快了,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全面溃败了,所以洋人才会狮子大张口。” “如果我们被洋人几炮就吓破了胆子,那何桂清失败的谈判,又会重新上演。” “更加重要的是,洋夷这次来的是舰队,而不是陆军,战舰上不了陆地,他们的陆军此时还在广州,无法脱身。” 最后这一句话,给了皇帝莫大的鼓舞。 战舰,上不了陆地。 这一次,朝堂上的声音是一致的了。 前两天,一半主战派,一半和谈派。 而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应该一边谈,一边打。 打,也是为了谈。 经过了几个时辰的朝廷决议之后,最终定调。 边打边谈,先打后谈。 这一点,依旧大致维持了原有的历史轨迹。 朝廷用最快速度决策之后,立刻派遣钦使去天津! ………………………………………………………… 直隶总督谭廷襄很快收到了京城的旨意。 要打出威风,打出气势,这样才能在谈判桌上得到相对的主动权。 谭廷襄顿时头皮发麻,但也只能服从。 而且朝廷那句话说得对,战舰上不了陆地。 于是,他召来了天津绿营,天津海防,天津新军的主帅,传达了朝廷的旨意。 重点就突出一个字:打! 先打出优势,再为谈判造势。 新军主帅荣禄返回新军兵营。 此时,他手中已经有两千五百名新军,而且训练已经将近一年时间了。 总体而言,甚至比之前苏曳的新军训练的时间还要长。 此时,他的书房内有四个人,奕劻,伯彦讷谟祜,德兴阿。 德兴阿接任了苏曳的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后,接下来僧格林沁就为他经营一个实职,密云副都统。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要为自己儿子伯彦复出做准备。 但僧格林沁还是很聪明的,先努力让德兴阿和翁同书复出,把自己的儿子放在最后。 而且现在苏曳还没有彻底倒霉,等到皇帝彻底对苏曳动手后,就是他儿子伯彦正式复出之时。 但是这也不耽误他把伯彦安排到天津新军身边。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荣禄作为新军帮办,毕竟是文官,他没有打过仗,所以最终新军的主帅,僧格林沁还是让儿子伯彦担任。 荣禄道:“现在怎么办?朝廷说是边打边谈,先打后谈。传达到直隶总督府这边,就是先别想着谈,先想着打,拼命打,用力打,打出大清朝的威风。” “今天的议事,直隶总督谭廷襄对我们新军,充满了巨大的厚望,想要让我们顶大用。” “接下来什么决策,我们议一议?” 荣禄的话说完之后,目光望向了伯彦。 这意思很清楚,尽管你现在还没有复出,但你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要的。 奕劻和德兴阿,也依旧没有说话。 尤其德兴阿,完全仰仗僧格林沁才重新做上的副都统,当然完全遵从伯彦的意志。 伯彦讷谟祜陷入了沉默,进行了思考。 对于他而言,当然希望一个华丽的复出之战,带领着天津新军取得一个华丽的胜利,彻底把苏曳压下去。 但是现在的他不一样了,之前在扬州之战,他犯下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投机和冒进。 这才使得他这个堂堂的亲王府世子,落入今日的境地。 若不是苏曳倒霉,他的复出还遥遥无期。 这一次,他就必须慎之又慎了。 足足好一会儿,伯彦讷谟祜才开口道:“首先,我们要领会朝廷的意志,究竟是以打为主,还是以谈为主?” 副都统德兴阿道:“只怕是谈。” 当然是谈。 打,就是为了谈。 伯彦道:“既然是为了谈,那就打得不彻底。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次洋夷来的庞大的舰队,我们新军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效。” “所以,我建议天津的新军,既要参战,但更要保存实力,在未来关键时刻大用,更加合适。” 伯彦说完之后,目光望向几人。 副都统德兴阿道:“我同意。” 奕劻道:“我也同意。” 荣禄道:“世子所言,正合我意。” 于是,四个人统一了意志,这一次和洋夷的作战,天津新军不用全力。 荣禄沉默了一会儿道:“伯彦世子,德兴阿大人,既然做了这个决定,伱们最好离开天津,这样不管什么责任,最后也落不到你们头上。” 奕劻道:“对了,而且说一句诛心的话,洋夷再怎么打,也不会灭了我大清国。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最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彻底扳倒苏曳。” 德兴阿道:“对,苏曳一天不彻底倒下,伯彦世子一日就无法正式复出。” 天津新军会议结束之后,伯彦讷谟祜和德兴阿立刻离开了天津,返回京城! 而伯彦的话没有说透,对于这一场大战,他另有布局。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