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六月中旬的时候,九江! 苏曳见到了久违的两个女人。 寿安公主,寿禧公主。 历史上的寿安公主早已经死了,但是在这个世界她依旧活着。 但最近几个月,她还是病倒了。 一半是身体之病,另外一半是心病。 原本的她,还可以心安理得地站在苏曳这边,帮助苏曳。因为皇帝是强者,苏曳是弱者。 但是最近发生的一切,让她陷入了极度的愧疚和不安。 尤其是天津沦陷,通州沦陷之后,甚至还没有等到皇帝北逃的消息传来,她就已经扛不住病倒了。 情报处的人,立刻把两个姐妹转移到九江来。 苏曳这里有最专业的医生,此时的水准已经比京城的太医高得多。 再一次见到苏曳,寿安公主竟然一时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清,这是要完了吗?”寿安问道。 苏曳道:“这一次,大概还是亡不了的。” 接下来,苏曳亲自喂她汤药,亲自为她擦拭身体。 “别乱想好吗?很多事情你承担不了,也不该由你承担。”苏曳道。 接下来,苏曳陪着寿禧公主参观九江的几個工厂。 尤其是纺织厂,里面有不计其数的女子。 看完这些工厂之后,寿禧公主道:“苏曳,你说我大清有今天是罪有应得吗?”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是吧。” 寿禧公主道:“你知道现在北方,还有京城那边都在传你什么吗?” 苏曳道:“大概是说我勾结洋人,分裂大清。甚至洋夷大军,都是我引来的。” 寿禧公主道:“我其实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书,但是很多事情都想不通,想不透,所以索性就不去想,就跟着瞎玩,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但是,圣祖、高宗等列祖列宗,打下了那么多的疆域,镇压了那么多的叛贼,本朝疆域比前明大出了这么多,人口多了好几倍,总还是有功的吧?”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某种意义上是的。” 寿禧公主又道:“前明一直解决不了边疆问题,更加管不好蒙古等族,而大清却管好了,而且还灭掉了准噶尔,所以这也是有功的吧?” 苏曳道:“这非常复杂,也不全是本朝之功,有一些还真是前明打下来的基础。但如果以结果而言的话,确实如此。” 寿禧公主道:“那……那为何会有今日之祸?” 苏曳道:“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自己都睁眼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乾隆皇帝,对后世趋势都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但是他依旧选择捂住天下之眼,任由天下这样蒙蔽愚昧下去。到这道光和咸丰二帝,他们连自己都看不清楚了,所以今日之祸,清廷皇帝罪过不可推卸。” “今日之果,百年之前,就已经种下了。” 寿禧公主道:“所以你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想到和皇兄决裂了吗?” 苏曳道:“我做的事情,他是坚决不允许的,所以……是的。” 寿禧公主道:“所以,你在很早之前,就想到有今天,甚至等待今天吗?” 苏曳缓缓道:“公主是在责怪我吗?” 寿禧公主想了一会儿,道:“我没有。” 接着,她问道:“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苏曳没有回答。 但是他的军队,早已经出发了。 ………………………… 皇帝逃跑之后,整个京城彻底大乱。 许多人也跟着逃跑了,但绝大多数人哪里也去不了。 洋人马上就要打进来了,整个京城陷入了乱象。 有部分人幸灾乐祸的,想法英法联军进京城,把这些高官大户全部给杀了,给抢了。 早就看伱们不顺眼了。 洋人大军来的时候,我不但不阻挠,反而要帮他们搬梯子。 甚至洋人大军到处劫掠的时候,我也要趁机发财。 但是大部分人,尤其中户以上水准,都陷入了极度的惶恐和不安。 而读书人,更是几乎绝望。 传闻之中,英法洋夷的军队如同妖怪鬼魔一样,无恶不作。 只要洋夷大军所到之处,全部都变成森罗地狱。 在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中,苏曳的名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甚至是打击。 过去两三年一系列斗争中,苏曳始终掌握大义,始终在道德高处。 而这一次,不由得有人问出。 洋夷马上打进京城了,大清看着都要亡国的架势了。 苏曳的军队不是最能打吗? 苏曳的军队在哪里? 当然有很多人为苏曳辩解,苏曳被朝廷迫害。 上一次洋夷攻打大沽口,苏曳尽管和朝廷闹翻了,但还是率军北上支援,立下了大功,击败了洋夷。 结果刚刚打了胜仗,苏曳就遭到了刺杀,凶手非但没有被处罚,反而升官了。 而且皇帝亲口说苏曳是逆臣,死有余辜。 所以,苏曳不来情有可原,他现在已经辞去任何职务了,连团练官都不是了。 到这个时候,苏曳一直是受害者的角色。 但是随着皇帝北逃之后,舆论风向还是变了。 皇帝逃跑,当然臭名昭著。 但是,京城不也是你苏曳的家吗? 京城十几万人,当时在最关键的时刻,还掏尽了棺材本支持你苏曳办工厂啊。 现在洋人马上就要打进京城了,你苏曳还不出现吗? 你连自己家都不管了吗?你连十几万恩人,也不救了吗? 真正说出这些话的很很少。 但是很难挡住别人不这么想。 皇帝昭告天下,说苏曳是乱臣贼子,早和洋夷有勾结。 甚至这一次洋人大军打进来,就是苏曳和洋夷里应外合。 就是他搞的什么南方七省联盟,分裂了朝廷,分裂了大清,所以大清才不能全力以赴对付洋夷,才会有此大败。 这次洋人打进京城,起码苏曳有四成罪过。 这个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人破口大骂:“放你娘的狗屁,皇帝老儿自己没本事,打不过洋人,却把罪责推到苏曳大人身上。” “上一战,谁不知道苏曳大人直接炮轰了洋人主帅的战船?” “苏曳大人成立南方七省联盟,就是因为反对《天津条约》,反对洋人在大清的土地上作威作福。” 京城中有十几万苏曳的利益共同体。 当时,他们慷慨解囊把钱借给苏曳办工厂,儿子也在九江有了好前程。这两三年来,分红也完全到位。 所以,时时刻刻都为苏曳说话,骂战的时候,甚至恨不得撸起袖子为苏曳干仗。 “那现在呢?洋人马上就要打进京城了,苏曳在哪里?” “苏曳和皇上有仇有怨,但你们曾经借钱给苏曳,总是对他有恩的吧,他可有要来救你们吗?” “苏曳在九江的工厂,就是有很多洋人入股。” “皇上说得没错,苏曳就是和洋人勾结了。” 整个京城的舆论,完全乱成了一锅粥。 苏曳的名声,也第一次真正被动摇。 ………………………… 而英法联军经过休整之后,再一次朝着京城而来。 十几日后! 六千多英法联军兵临城下。 作为这个国家的首都,二百年来几乎第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僧格林沁、荣禄、伯彦讷谟祜集结军队,要进行最后的抵抗。 伯彦讷谟祜大声高呼道:“京城的老少爷们,你们睁开眼睛看看清楚,到了最关键时刻,是谁挺身而出,为大清而战?为老少爷们而战?” “是我伯彦,是荣禄大人……” “你们口中的苏曳在哪里?他在哪里啊?” “洋人就在外面,一旦杀入京城,就会烧杀抢夺,就会糟蹋大姑娘,糟蹋小媳妇。” “你们口口声声苏曳是英雄,把他当成了大救星。” “现在马上就有滔天大祸了,苏曳在哪里?之前朝廷给苏曳宅邸钉上乱臣贼子的牌匾,结果你们偷偷去给拆了。朝廷在苏曳宅子面前,树立乱臣贼子的石碑,你们偷偷去给凿了。” “朝廷的诏书,朝廷对苏曳的通缉,你们也偷偷给揭下来撕碎了。” “你们这般拥护苏曳,他在哪里?” “我告诉你们,他在哪里?他在九江,幸灾乐祸地望着这一切。” “我告诉你们,苏曳和洋人早就有勾结了,洋人在九江投资办厂,洋人一门心思要扶持苏曳上位。洋人攻破京城,洋人就是要亡了我大清,好让苏曳上位。” “上一次大沽口之战,明明是我们打赢的,苏曳投机取巧来开了这么一炮,然后演了一场被刺杀的苦肉计,就是为了有足够的理由不出现。” “他就是要故意假扮成受害者,坐视洋人亡我大清,毁我京城。你们在这里拥护他,他在九江狞笑,为洋人拍手鼓掌。” “皇上说得没错,苏曳就是乱臣贼子!” “你们这些借钱给苏曳办厂的人,都是瞎了眼睛!” “现在洋人要杀进来了,要抢你们的家财,要糟蹋你们的媳妇,你们的闺女。苏曳在哪里?拼命为你们去挡住洋人的是谁?还是我们!” “我们这些八旗蒙古,八旗满洲的爷们,为你们去厮杀了。” “你们有点良心吧。” 接着,伯彦一声大吼。 “上牌匾,立石碑!” “我看谁还有脸去毁掉牌匾和石碑?” 随着他一声令下。 牌匾再一次挂在苏曳的宅邸上。 石碑,再一次矗立在苏曳的家门口。 很多人看着这一幕,想要反驳,却又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乱臣贼子这四个大字,铭刻在苏曳家门口。 做完这一切后,伯彦率领军队,前去防守德胜门。 僧格林沁,荣禄、伯彦讷谟祜率军一万多,重点防守安定门和德胜门。 ……………………………… “见鬼,见鬼,见鬼……”包令怒骂。 他看着联军密密麻麻在京城之下,头皮一阵阵发麻。 因为,时间卡不住了。 今天是六月二十五日。 六月九日是伦敦博览会的开幕式,而整个博览会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 整个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当然引人注目。但是真正的成功,确实成交额。 尤其是九江经济实验区的成交额。 只有成交额超过一定数量,在欧洲引起巨大的轰动,让大英帝国很多高层看到巨大的利益,女王和国会那边许多人才会真正改变路线和立场。 如此才能传令让额尔金伯爵停战退兵。 才能挽救清国的京城,挽救清国的皇宫等等。 才能让苏曳力挽狂澜。 但是,这边英法联军都已经要攻破京城了,那边世界博览会还没有结束。 这边的战争进度太快了。 包令硬着头皮,带着苏曳特使沈葆桢前往联军的帅帐。 “额尔金伯爵,请问你们要将战争发展到什么地步?”沈葆桢问道。 额尔金伯爵道:“当然是占领整个京城,冲入皇宫,然后将你们所有的园林,所有的皇宫,付之一炬。” 沈葆桢颤声道:“你们疯了?” 额尔金伯爵道:“清廷的人才是真正疯了,抓捕了我们的谈判代表,抓捕了我们的记者和军官,整整五十九人,这是对我们大英帝国的羞辱。” 沈葆桢道:“我代表苏曳大人,代表南方七省联盟要求,你们不可以伤害平民,不可以劫掠皇家园林,不可以劫掠皇宫,更不可损毁皇宫。” 额尔金伯爵冷笑道:“否则呢?难道苏曳要向我开战吗?” 忽然之间,沈葆桢明白了。 按照额尔金伯爵原本的计划,还没有如此极端。 或许根本没有上升到焚毁皇宫的地步,但是他也推断出苏曳力挽狂澜,要进入中枢的计划。 所以要做的更加彻底,要彻底把京城的一切摧毁。 阻挡苏曳成为英雄,阻挡苏曳进入中枢。 包令在边上道:“伯爵大人,不要忘记了你在伦敦时候的诺言。” 额尔金伯爵冷道:“伦敦世界博览会,应该还在进行中吧。从伦敦回中国,至少要一个多月时间了。所以我大概没有机会看到阿尔伯特亲王所谓的诏书了。” “既然没有所谓的诏书,我也就没有理由停止战争。” 双方的谈判,完全不欢而散。 次日,英法联军发动攻击! 这一次,僧格林沁和荣禄等人坚持得久一些。 但是也好不了多少,就算有如此坚固高大的城墙,两日之后,清军战败。 英法联军攻破德胜门,正式杀入京城。 至此,京城沦陷。 如此巨城,一国首都,竟然只坚守了不到两天。 这是何等奇耻大辱? 在清军,在整个京城民众眼中,洋人军队已经成为了无敌的代名词。 ……………………………… 伦敦! 世界博览会开幕式结束后的几天内。 先是伦敦沸腾,然后是英国沸腾,最后是欧洲沸腾。 这个开幕式彻底惊艳了整个欧洲。 无数报纸,都当成了头版头条。 极尽一切赞赏之词,尤其是灯泡和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黑暗,正式成为过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