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抱憾舍弃-《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3)页
    第200章 抱憾舍弃
    桓温很满意王猛献上的中策,正如王猛所言,他们不需要真的派人暗中联系周成、吕护。
    以二人反复无常的性格,就算真的答应临阵倒戈,桓温也信不过他们。
    而王猛主张放出流言,挑拨他们与慕容恪的关系,即使慕容恪与周成、吕护不会因此爆发直接冲突,但终究会在双方的心底埋下一根刺。
    当然,如果周成、吕护真是忠义之士,自然另当别论。
    但二人劣迹斑斑,都有过背主的行为,又并非慕容鲜卑自己人。
    哪怕慕容恪明知道是桓温放出的流言,也足以使他与周成、吕护相互防备、猜疑。
    桓温坐直了身子,又问起王猛下策。
    王猛答道:
    “燕国占据冀州不久,恩信未立。
    “楚公可以约请兖州刺史荀羡、濮阳太守戴施,命二人渡河进攻冀州。
    “待晋师抵达河北,当地士族必然响应,冀州生乱,慕容恪又怎会继续留在洛阳。
    “一旦燕军班师,楚公则可尾随其后,挺进河北!”
    姚襄与荀羡将会在秋收以后置换辖区,因此,如今仍然是荀羡驻守兖州。
    桓温闻言,扼腕叹息。
    实际上,这一条才真正应该是上策,但偏偏存在一个问题,桓温与荀羡并非上下级的关系。
    而荀羡又是东汉名臣荀彧的六世孙,其他荀氏子弟或许会阿附权臣,但荀羡一直以先祖的事迹勉励自己。
    哪怕在殷浩当政时,一直主张与桓温缓和关系,同西藩和睦相处。
    但荀羡的出发点是为社稷考虑,而不是向桓温献媚。
    因此,桓温根本不可能调动荀羡。
    也正是因为明知道荀羡不可能出兵,王猛才说这是下策。
    “罢了,就依先生的中策行事。”
    桓温无奈道。
    他之所以想要夺取洛阳,就是计划在将洛阳经营稳固之后,迫使朝廷还于旧都,整合东晋各方势力。
    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即使荀羡在兖州驻军,与河北仅一河之隔,却在作壁上观。
    兖州,濮阳郡,廪丘县(今山东菏泽鄄城县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