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鏖战河东(九)-《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3)页
    正如桓熙所言,都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一旦现在退缩,他在军中建立起来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
    毕竟谁会去崇敬一个贪生畏死的主将。
    当然,桓熙也没打算过要退,他信心满满的说道:
    “子良认为以寡敌众,必是危局,而桓某不敢苟同,此战,优势在我。”
    桓熙并非虚言,实际上,他敢于只带着七万步骑北上,就是因为有了必胜的把握。
    战争的胜负,不在兵多将广,而在于将士们的是否具有坚韧的意志。
    这一点,恰恰是虞军所不具备的。
    这么多年来,虞军面对梁军,打了太多的败仗,这让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一旦见势不妙,要么逃,要么降。
    至于血战到最后的一兵一卒,直至迎来胜利的曙光,从来不在虞军将士的认知里。
    毕竟桓熙又不是慕容儁,不曾坑杀降卒,梁军历来都是秉持着优待俘虏的政策,虞军与梁军交战多年,这一点,几乎是有目共睹。
    因此,桓熙清楚,别看苻坚兵多将广,但真正能够为他死战到底的,估计也只有那些氐族精锐了。
    一旦局势不利,多的是人卸甲而降,他们根本就没有死战到底的勇气与决心。
    然而,很少有上位者会真正注意到底层将士的想法,这其中就包括了苻坚、慕容儁。
    苻坚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会战时的排兵布阵之中,兵力上的优势,让他敢于出营与桓熙一决胜负。
    而慕容儁在得知桓熙分兵以后,同样是喜不自胜。
    他与苻坚之所以选择两路进攻河东郡,就是要迫使桓熙分兵。
    慕容儁高兴的对着慕容恪说道:
    “桓熙身边只有七万步骑,精锐并不多,苻坚麾下十万将士,又有悦绾的三万步骑相助,何愁不能一雪前耻。”
    但慕容恪却没有慕容儁这么乐观,他沉声道:
    “人数上的优势是否能够抹平士气与将帅能力上的差距,犹未可知,此战,胜负难料。”
    慕容儁闻言皱起了眉头,他觉得四弟这是在埋怨自己不该扣留慕容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