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节 摧枯拉朽(4.1K)-《汉柏》
            
            
            
                
    第(1/3)页
    次日,大军带着十日的粮草开始出征。
    有十日的粮草就够了,小黑已经探查过了,乌孙各部落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
    就算此刻他们得知以后开始行动,那也没有关系,拖家带口的,速度不会太快。
    此次出征,就是去抢粮的,就食于敌是基本操作。
    不过这带着二十万兵马抢粮,这阵势实在是太大了,都不太想抢粮。
    大军都出发了以后,霍嬗一拍脑袋,对着旁边的传令官吩咐道:
    “昨日忘了说了,传令众将,让他们都悠着点,不要都抢光了,给他们留一点,免得激起他们的誓死反抗之心。”
    这快要入冬了,把东西都抢去,那就活不下去了,早死晚死的区别,如果是他,他绝对会拼死一搏。
    “诺!”
    四日后,各部大军都已越过了天山,这里面最霍嬗快,  他是沿着赤谷城直插过去,而其他几军,  都要绕些路。
    霍嬗看着一望无际的这平原,  喃喃了一句:
    “山北就是要比山南冷一些啊!”
    旁边的张安世点点头:
    “确实要冷不少。”
    “没事,  等真正冷下来,我们就走了,  大宛那边要比这边暖和不少,这边的将士们这一冬得扛一扛了。
    传令中军,安营扎寨,  休整两日,明日再行军,老赵他们要远一些,等一等他们。”
    霍嬗刚准备回刚刚搭起的大帐,远方一名斥候奔了过来。
    “报!”
    霍嬗转过身子,  静静的等着斥候的到来:
    “禀大都督,  西北处有乌孙骑兵小队前来,  奉乌孙国书在此。”
    霍嬗接过国书,  看着这名羽林将士,笑着问道:
    “董力,  说实话,  我不信乌孙骑兵会把国书交给你。”
    董力站起身挠挠头,大大咧咧的喊道:
    “回大都督,乌孙骑兵被我们俘了,这是从他们身上搜来的。”
    霍嬗点点头,随后打开乌孙国书看了起来,一旁的张安世想了想问向董力:
    “就一队骑兵,  没有使者?”
    董力连连摇头:
    “没看到,  就一队百人骑兵,并无发现使者。”
    霍嬗和张安世对视了一眼,这送国书,只是来一队骑兵,未免太看不起人了。
    霍嬗看完以后,把国书拍在张安世胸口:
    “看完烧了。”
    随后霍嬗指了指董力:
    “抓的马匪都砍了,功劳给你们记上,当做没发生过。”
    “诺。”
    董力大喊一声,喜滋滋的走了。
    若是来的真是使者,自然就没功劳了,但这是马匪,  是能够算作功劳的。
    至于乌孙国派出的骑兵去哪了,  不知道,没看到,别问我。
    张安世看完以后,不屑的一笑,正好此时刘据走了过来,不由得好奇道:
    “怎么了?”
    张安世行礼后把国书递了上去,然后说道:
    “军须靡送了国书过来,谴责我大汉攻打他乌孙的不义之举,质问江都公主与我大汉使者为何不见了。”
    刘据看完后也乐了,质问,谴责?这货脑子没毛病吧?
    “脸皮真厚,是他乌孙先违背盟约在前的,而且江都公主和我大汉使者不见了,这可是大事啊!
    我大汉的使者,在他乌孙的地盘不见,还有脸来质问我大汉?”
    刘据说完以后,回头看向张安世,两人相视大笑。
    刘据指了指身后的大帐:
    “大都督不准备见了?”
    “大都督的意思是都没碰到啥乌孙使者,一帮子马匪,剿杀了就行,我大汉还帮他乌孙剿匪了。”
    霍嬗其实就没准备接见这些人,不提军须靡的态度不好,派兵马送国书,就这一点,大汉就能攻打他。
    就算是没这事,你派了使者前来,异常谦卑的跪在地上,霍嬗也不可能会接见,  除非你军须靡亲自前来。
    ………
    次日上午时分,霍嬗正躺在榻上,  吃着葡萄干,喝着奶茶看着各方的军报,斥候又来禀报。
    “禀大都督,西北五十里外,出现一支千人兵马,打着使节的旗号。”
    “知道了。”
    霍嬗想了想,冲着帐外喊道:
    “孙尚,把张安世和田千秋给我喊来。”
    “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