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迎侯爷-《长青仙尊》
            
            
            
                
    第(1/3)页
    十日后。
    袁总督封侯爷的消息扩散至整个云州,特别是招收门客的消息,更是吸引了无数天骄来到清河。
    新到任的知县大人面临他来到清河之后最大的一次危机。
    这些天骄不少都是各大宗的真传。
    来此寻求机会。
    一个个桀骜不驯,背景又大,管理起来不容易。
    欺压清河百姓都还是小事。
    最怕的那是这些天骄们发生冲突,到时候身后的大宗问起来,那可就是大事。
    “这次袁侯爷一共巡视五府,咱们安宁府就选在了清河。”
    宁中天说着。
    他已经很自然将袁总督,改成了袁侯爷。
    要是北方局势稳固,恐怕又会有很长时间没有总督出现。
    一人统领数镇,权力实在太大。
    侯爵就封,然后巡视,乃是常规流程,选择清河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现在清河的配置已经完全超越府城,而且又设立了市贸司,乃是重地,袁侯爷来巡视也属正常。
    更关键的是。
    袁侯爷将会在这五地开展招收门客的比试。
    也就是说清河会成为其中一个比试的地方。
    否则那些个锦衣华服的贵子贵女又怎会齐聚清河,真以为清河的教坊司品质提升了就能比得上京城了?
    当然都是听到了风声。
    要是能被袁侯爷看上,于师门也是份香火情,能攀上袁侯爷的情分,对大宗亦是求之不得。
    当然乐见其成。
    再过两日,袁侯爷就要来到清河。
    不见最近曹参将就一路忙前忙后,格外热忱。
    宁中天:“这次的选拔颇有意思,我听说了其他几处的情况,能过关者少之又少,听说已经有三人被侯爷选中,一文两武。”
    清河是最后一站。
    所以比试的内容已经大抵知晓。
    比试分文武。
    文试就是写文章。
    可要是以为写文章就是辞藻华美,那就是大错特错,更是小瞧了虞国用人的本事,经历数次改革,再加上当今的张首辅主张文章以载物,讲究经世致用。
    你以为的文章:“以春为题,赋诗一首。”
    实际上:“同朕共同治理天下的,是宗门士族。如今士风不正,宗族无礼,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欲正士风以复古道,当何为?”
    首先所有内容都必须有经典作支撑,然后还要可操作性,最后文采也不能差。
    不然真以为那些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就是在背那薄薄的几本经典?
    里边学问大着呢。
    这次文试的题目就是由袁总督亲自出的,每到一地就会换一个题目。
    要能能在文试中脱颖而出,地位不次于进三甲。
    至于武试,却没有如惯例那般好勇斗狠,摆擂台。
    而是别出生面。
    拔枪。
    袁侯爷在作总督的时候,就被称作一杆长枪抵万军。
    比试的内容就是袁侯爷的长枪,断浪插于地中,参与比试之人以此上前拔枪,拔出一寸为丙等,一尺为乙等,三尺为甲等,若是能完全拔出,则是甲上。
    走过四地,目前还无一人能做到甲上的成绩。
    难度可见一般。
    宁中天:“听说是袁侯爷的枪乃是仙兵,有器灵,能检验武者的实力,所以无需见血,就能选出袁侯爷想要之人。”
    这次袁侯爷选的是门客。
    门客最重要的当然是即战力,难不成下边办事的都还要花时间再培养,那可太荒唐。
    当然。
    即战力也不一定是全部标准,最后选谁,都要看袁侯爷的意思,潜力肯定也是考量的其中一环。
    李锐正要开口。
    就看到薛贵的幕僚韩真走进李宅。
    “韩老弟。”
    李锐站起身笑着抱拳,韩真这在清河一呆就是半月,想来可不是单单为了巡检这么简单,应该是早早来此,就是为了等袁侯爷。
    他可是听说了。
    袁侯爷巡视,只带了几个亲卫,连薛贵都不让跟。
    既然不让跟,那也就罢。
    薛贵索性就叫人先在清河等着,如此一来,就不算坏了规矩。
    世人都晓得压轴的作用。
    所以这才让韩真在最后一战清河刷个脸,在袁侯爷心中留下个好印象。
    韩真无品无官,做这事最合适。
    “李老哥,袁侯爷已经过了安宁府地界,应该明日就能到。”
    韩真说着。
    比原定的还要快了一天。
    他笑呵呵道:“李大人,咱们云州,可就指望你了。”
    袁侯爷已经去了四地,收了三个门客,无一例外,都不是云州人。
    没办法。
    一州之地的人才终究能跟天下相比。
    那三人要么是大宗弟子,要么是宗族长老,确实够经验,云州几宗的人都被压了一头。
    李锐:“我尽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