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晋室要北伐(第二更)-《五胡烽烟》
            
            
            
                
    第(1/3)页
    但不能因为缺少了司礼监的制衡就认为内阁不好,相反,它依然是远超时代的优秀机制。
    从级别上来说,它只是一个没有品级的议事机构,谁进谁出完全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内阁学士拥有宰相的职权,却没有宰相的头衔。
    这一点很关键,古今中外官场最讲究名正言顺,内阁学士恰恰缺了名。
    没有‘名’的情况下,如何做到‘言顺’呢?来自于皇帝的背书,也就是批红。
    而在明朝之前,宰相是可以越过皇帝行使权力的。
    甚至皇帝的很多命令没有宰相同意都可以视为无效,所以才会有皇权和相权之争。
    到了明朝一个内阁就解决了这个争执。
    我给你宰相的权,却不给你宰相的名。你想行使权力,必须经过皇帝的背书。
    没有皇帝的批红,宰相做出的所有决定都是废纸一张。
    在这种制度下,皇帝可以放心的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下放给大臣,只要抓好批红权就可以了。
    这么做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对于大臣来说,他们拥有了更大的表现舞台,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对于皇帝来说,不用每天都埋首在桌案上有批不完的奏折,可以专心去思考处理更重要的问题。
    比如现在文易只要每天上上早朝、签签字就可以了,可以抽出大把的时间去写书。
    至于几十年不上朝之类的,你堂堂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当个毛的皇帝啊。还是趁早灭亡的好,免得祸害百姓。
    文易这一闭关就是大半年的时间,中间除了过年时候去吕宋岛、琉球岛逛了一圈,别的时间几乎就没出过王宫。
    直到他接到一条消息,才从书籍中脱离出来。
    “你说冼芸生了?她什么时候……嗯,什么时候生的?”文易精神有些恍惚,差点问出她什么时候怀了这样愚蠢的话。
    谢道韫笑吟吟的道:“十天前,是个儿子。”
    文易揉了揉脸,笑道:“生了好呀,等出了月子我去看看她。”
    谢道韫问道:“孩子都有了,你还不把冼家妹妹接回来吗?”
    文易叹了口气道:“这姑娘心野啊,把她束缚在王宫里,要么她被憋疯,要么大家都被搅混的鸡犬不宁,还是随她去吧。”
    谢道韫似乎一点都不意外,道:“您真的太会为她人着想了,遇到您是她的幸运。”
    文易笑道:“遇到我难道就不是你的幸运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