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最终决赛-《当主持人开了外挂》


    第(2/3)页

    “这个地名,也随着我工作地点的调动,而不断变化着。算一算,这十年间,我也走过了数十个国家……”

    张兰对她的十年记者生涯做了总结,从夏国的外交活动,到国内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从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事件,到国内一个小山村的巨变。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背后,都是由她参与报道的。

    其记者经历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其格局之大,更是让观战的选手们自愧弗如。

    十年央视驻外记者的经历,给了她丰富的阅历,让她比在场的所有选手,都具有更多更值得说的谈资。

    而这,正是她的最大优势。

    她也非常聪明,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便抓住自身的优势,不断放大。

    “有人说,站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需要一种气,那就是底气。我也很认真的想过,我的底气从何而来?”

    她的语气变得低沉,道:“我的名字当中,带有一个‘兰’字。兰花形不张扬,色不艳丽。正如此时此刻,在这个舞台上的我一样,和其他人相比,我的形象并不出众,并且我也不是科班出身……”

    她突然沉默了一秒。

    人们不知道的是,如今这个在所有人看来,无比自信,无比优秀,无比强大的张兰,也曾有过一段艰辛岁月。

    这种艰辛之感,不是因为记者工作的苦、累带给她的,而是因为工作之外的其他因素。

    没人知道,仅仅一条“形象不出众”,就让她比其他人,多付出了多少努力。

    而非科班出身,则让她的这条路,更加难走。

    不说荆棘遍布,也算是困难重重了。

    但尽管再难,她也从未放弃,一直咬牙坚持着。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她的语气释然不少,“但能走到现在,我终归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而我的优势,便是这十年来,我的每则报道,都是我一条条跑出来,一字字敲出来,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剪出来,一遍遍配音完成出来的。”

    讲到动情处,她的声音带着外人不易察觉的轻颤,眼眶微红,但她脸上却是笑着的。

    不知道的,可能还以为她是没休息好,因为她带笑的表情,实在太有迷惑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