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牧民与治乱-《道友记》


    第(3/3)页

    真有不同见解!

    本来静着的众人一下子议论四起,交换着彼此心中震惊的看法。

    “我对此书的不同见解,只是同小影姑娘交流看法,诸位只有旁听的权利,没有提问的权利,我这个问题是为小影姑娘而回答的。”

    等众人安静下来,徐风大有深意的看了小影一眼说道。

    小影正在思考徐风会有什么样的辩难,没有想到把话题又引到自己身上来了,脸上不由一红。

    徐风面向众人,侃侃而谈:“首先从书名说起,就“经世杂论”四个字,就有谬误!”

    众人又是哄的一声。

    “连书名都错!”

    议论声大作,但马上又雅雀无声,恨不得长四只耳朵听徐风说话。

    “吕公此书,内容是关于怎样教化民众,怎样理顺天下阶层礼仪的,所以只能是关于礼教和思想的教化,最多也是统治手段的议论。而经世,以在下理解,应该是经世济民之意,把经世济民等同于牧民教化,实则是把王朝统治简单化了。此其一也!”

    徐风刚一停顿,弟子们就又开始互相点头,交换意见,消化彼此心中的震惊。

    徐风不知道的是,其实吕公权做此书的时候,故意把名字定为《经世杂论》,因为这样显得宏大一点,有轰动效应。

    “其二!就算是牧民天下。文题相对应了,在下对于吕相国的一些观点也不敢苟同!”

    “民可使其由知,而不可使其知之。这是吕公书中的一个观点,牧民,就像放羊一样,帝王以权术之鞭,放牧即可。如果是小国寡民,自给自足也就罢了,但大夏王朝乃亿万生民的泱泱大国,以帝王一人,官僚数级,如何牧的过来。”

    “所以要发挥民的……自身作用,”徐风本来想说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到这些弟子听不懂,只能这样说。

    “农民发现地里众包谷比种麦子要高产,那么就选择种包谷,农民的选择,皇帝牧了吗?;商人发现北海的咸鱼,在郢都售卖,可获利十倍,于是不辞辛苦,长途贩运,皇帝牧了吗?”

    “万千民众,乃是帝国之基。不但要思想上劝其向善,更要主动帮助他们厘定农工,发展技艺,不能像放羊一样,简单的牧之。”

    徐风看着众人,已经有弟子连连点头。继续说道:“吕相国当时年轻,没有走到宰相之位,如果今天他老人家再看这本著作,恐怕自己也会反对。”

    “不仅吕公,今天我连为这本书序的季厉也要一并辩难!”

    众人惊得嘴巴都掉了下来,徐风今是吃错药,疯了吗,责难了一个权倾朝野的宰相,一刻不停就要开始责难另一位大人物了。

    季厉可是天下第一智谋啊!

    徐风冷然说道:“权术机诈,不是什么好事,帝国败落往往开始于弄权。季子做这一篇序,也是冷酷道尽,心机深刻。”

    “大国之治,在于中正平和。治乱大道,岂是阴谋诡计所能道哉!”徐风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