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终于回来了。」 李斯和冯去疾在丞相府门口对视了一眼,同样的话语,同样的意思,但所表达的意思却大不相同。 李斯心情沉重。 蒙毅捂着消息引而不发,朝野丝毫不知,不过,通渭宫宴会上,闲杂众多,恰好的是,通渭宫门前朗将是李府不知道哪个地方冒出来的亲戚,在通渭宫解除封锁后,想要攀附李府,通过李府内部的重重关系,密奏了此事。 得知之后,他便大吃一惊,急忙联络跟随始皇陛下同行的廷尉府右府令,可谁知竟然联系不到本人。 前去探查始皇帝之事的亲信随即去找了陇西郡郡尉,郡尉虽不敢明目张胆探查通渭宫之事,但依靠法家内部关系渠道,通渭县县尉找到了当日参加宴会的一个乌氏部落首领,因为亲族关系,这才弄清楚的通渭宫之事。 就在王贲接手始皇陛下行营之后,他也接到了乌氏部落一位首领的亲口所述。 这件事。 乌氏部落众多首领怕惹祸上身 ,闭口不言,若非靠着亲族关系,他至今为止也被瞒在鼓里。 但是。 正因为消息被捂的太严实了,也让他察觉到了不对,哪怕是始皇陛下故意谋局也不可能将消息捂的如此严实。 跟随始皇陛下随行的法家弟子并不少,面禀于始皇陛下者也有四五人,此等情况下传不来消息,要么死了,要么被控制了。 而如此规模的消息封锁,反而恰恰让他揣测不安,再加上王贲疯狂的行为,嬴城突然之间的态度转变,赵高死前的言语,让他愈发肯定自己的印证。 虽没有确切的消息来源,但,有些事情该考虑的,还是要考虑。 真要等到那一天突然砸在头上,再去做布置,就太迟了。 冯去疾也同样心情沉重。 冯劫随始皇陛下西进,虽被安排要务未曾跟随,但是,自从通渭宫事发之后,随行旧将便密报了冯劫,冯劫不敢妄动,蒙毅也没有通知冯劫,冯劫自知事关重大,便将密信传了回来。 至于其他,自从始皇帝遇刺之后,随行军马就如消失了,再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只是。 他不敢往深处想。 「陛下归来,文武百官,未正于西城门迎接陛下。」 「传令奉常府,准备仪杖队。」 「传令中尉府,午时之后西街戒严,不得有任何人靠近西街。」 「传令冯世杰,组织百姓于西城迎接陛下归朝。」 李斯不知道想了什么,打了个寒颤的道:「传令李化,廷尉司速查沿街屋舍人员,以防意外。」 此时的朝堂上下。 就算有再重要的事,也没有比迎接始皇帝归朝更重要的事情了。 「陛下回来了!」 「陛下终于回来了!」 「陛下可算是回来了!」 而就在丞相府一道政令而下,九卿府内,同样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然而。 语境不同,其表达之意却又千差万别。 听闻小道消息者自是紧张无比。 不知消息者自是感慨之语。 厌恶嬴城执政者自是期盼之语。 形形***,各不相同。 但随着丞相府政令广而传达,整个咸阳城也相继的沸腾了起来。 而这。 却又不同。 天下动荡,匈奴南下,烽火燃烧,即便是咸阳百姓也不安,而此时始皇帝回都,便如定心丸,人心渐稳,百姓高呼,大局已定。 「驾!」 「驾!」 「驾!」 同时,峣武道上,一名虽然穿着朴素甚至脏乱的束冠男子,依旧显着高贵气的狠狠的甩着手中马鞭砸着快马的屁股,甚至马屁股都被砸的破血,可男子并没有半分的痛惜。 「老师从来没有如此急迫的令我返都,却不知道咸阳,究竟发生了何事?」 男子急迫的呢喃,想到老师信中的急迫之意,便不由的又狠狠的抽打了坐下战马几鞭。 而就在武关之外一百里。 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不紧不慢的前行在武关道上,似乎又在等待着什么,并不着急前往武关。 第(3/3)页